【展望世界2021】
2020年是世界历史以及中非关系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全球化进程及国际抗疫合作都堪称一场世纪大考。2020年也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是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特殊年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中国与非洲国家相互守望、携手相助,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展望2021年,中国与非洲国家需着力从卫生健康、重振经济及保证民生等方面继续加强中非合作,开好由塞内加尔承办的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构建和打造后疫情时代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加强卫生合作,共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自1963年1月中国派出援非医疗队以来,中非卫生合作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风雨历程,其中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和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中都分别包含了“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和“中非健康卫生行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中非卫生合作的重要性、急迫性和优先性。展望2021年,我们须持续加大对非洲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并提升中非卫生合作在当前中非各领域合作中的优先地位。在具体做法上,中非卫生合作的全面升级可以从非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经验分享等几个层面同步展开。自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已经在上述三方面开展了推动非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如帮助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帮助塞拉利昂建立了唯一的P3实验室、优化升级相关医疗卫生的中国援非项目、建立了多家中非友谊/友好医院、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和继续派遣中国援非医疗队等。
在2020年6月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方将提前于2020年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同非方一道实施好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健康卫生行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方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2020年12月,中国援建的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以南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开工建设。该项目竣工后将包括应急反应中心、数据中心、实验室、图书馆、新闻发布厅、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办公室和外籍员工公寓等,将极大地提高非洲疾控中心的办公和科研条件以及应对非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疫情无情人有情。当中国和非洲国家在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先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时,中非在政治声援、医疗物资援助以及国际多边合作等方面都携手共进,体现出患难与共、命运相连、共克时艰的手足之谊和兄弟之情。中国不仅在援助和支持非洲抗疫方面发挥着领跑作用,而且也是迄今唯一与非洲国家联合倡议发起召开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国家。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与非洲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复学有序展开。非洲的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仅占世界总病例的4%左右,大大低于2020年上半年国际权威机构的许多报告预测。
推动非洲自贸区建设和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2020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非经贸合作及非洲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2020年第一季度,中非贸易额下降14%。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2020年4月发布的《COVID-19:保护非洲的生命和经济》研究报告也指出,2020年非洲经济增速因受疫情影响可能从之前预期的3.2%降至1.8%,估计会有多达2700万人因此陷入极端贫困。为重振受疫情打击的经济,非洲国家在2021年开年第一天就正式启动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第一笔交易,希望通过推动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团结的力量来迎接国际环境变化的挑战。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于2019年5月正式生效,原计划在2020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被推迟。2020年12月,非洲联盟召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第13届首脑特别会议。非盟轮值主席、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视频会议中表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是非洲大陆一体化项目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非洲自贸区建设将极大促进非洲内部贸易、推进工业化和竞争力,并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其释放出的区域价值链,将帮助非洲更有意义地融入全球经济。
的确,按成员国数量评判,非洲大陆自贸区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促成一个覆盖12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合计2.5万亿美元(约合17.2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毫无疑问,非洲自贸区启动将成为非洲一体化进程中划时代的事件和重要里程碑。
中国一贯坚定支持非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除了援建非盟总部大楼,从硬件上为非洲区域一体化组织改善办公条件以外,中国还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等三个推动非洲自贸区发展的切实领域加强与非洲的合作。2020年12月,中方与非洲联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该规划也成为我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个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根据规划,中国将推进与非盟“2063年愿景”战略框架的对接,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铁路、公路、区域航空及工业化领域的合作,促进非洲国家一体化进程,共同应对全球化挑战,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如今,中国企业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非洲各国开始了铁路、机场、工业园区和港口等项目的建设,用行动助力中非发展蓝图的对接,推动实现非洲一体化梦想。
非洲自贸区的启动和非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还可以有力地推动中非贸易的发展。在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前,中国与毛里求斯完成了两国自贸协定谈判,实现了中非自贸区合作的突破。展望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将抓住非洲自贸区启动这一契机,推动中国与更多的非洲国家及次地区性组织开展自贸谈判,以助力实现中非贸易的转型升级。
聚焦经济新业态,中非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根据论坛每三年就在中国、非洲国家之间轮流召开的约定,2021年将由西非国家塞内加尔承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2020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就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共致贺电。习近平和萨勒在贺电中指出,20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活跃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帜。
首先,虽然目前还无法预测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走向,但无论如何,帮助和推动非洲经济复苏和保证民生与就业将是中非合作论坛未来行动计划的重要方面。疫情虽然对中非经贸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未影响到中非经济互补性的基本结构以及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热情。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中非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和中非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与非洲经济的稳步增长同步,双方互为彼此的增长动力。中国的技术、资金、发展经验与非洲的市场、资源和发展潜力形成黄金互补。这种经济结构上的高度互补性并不会因疫情的冲击而改变。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供应链和生产链的恢复,中非经贸合作可望很快重返巅峰。事实上,即便在疫情期间,中非商界人士也努力运用新业态创造新商机。如2020年6月举行的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就首次采用了“云端会议”模式,来自非洲等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采购商通过网上展示、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全新模式,足不出户地谈生意、签合同。这届“云上广交会”的开启,其实也预示着中非贸易未来将进入“互联网+数字经济+广交会”的新时代。
其次,抓住疫情带来的经济新业态发展的机遇,支持非洲大陆的一体化和“新基建”。未来,中方将继续支持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支持非洲加强互联互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支持非洲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拓展和非洲国家在数字化和信息通信领域特别是远程医疗、远程教育、5G、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大数据领域等新业态的交流合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非洲疫情形势追踪、检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和资源调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疫情期间,中非数字经济合作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各类数字合作平台、线上推介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合作蓬勃发展,有效服务了中非企业对接并带动非洲特色产品对华出口,对推动非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要使中非合作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保证民生并使民众从中非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0年疫情对非洲民生的冲击较大。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的中非合作要在民生、就业等方面多下功夫。未来,中方将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本地化生产,帮助非洲创造就业机会,激活新的经济动力。
(作者:贺文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