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西藏篇】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74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贫困发生率从全国最高的25.32%实现动态清零。这是世界反贫史上的一个奇迹。
西藏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与全国各地一道大踏步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雪域高原实现的伟大壮举。
行走在高原,一个个真实的脱贫故事真挚感人、催人奋进。取得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的西藏,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的美丽新画卷。
2019年底,西藏累计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74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全国最高的25.32%实现动态清零。
西藏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已建成96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26.6万人已全部搬迁入住。
26.6万人搬出大山迁向幸福
脱贫攻坚之初,西藏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人,其中不少人生活在高寒缺氧的高原地区和交通不便的深山峡谷地带。“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西藏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到1000多公里外,刚开始不愿意搬。现在我真心感谢政府,帮助我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从昌都市贡觉县三岩片区的木协乡木协村,搬迁到林芝市米林县里龙乡德吉新村,村党支部书记卓贡说,安置新村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关键是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备,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更有底气去追逐新的梦想。
三岩片区因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是西藏有名的苦瘠之地。201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对片区的群众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分别在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四市进行集中或分散安置11600多人,这是西藏最大的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德吉新村启动了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全村发展起了砂石场、奶牛养殖等产业。2019年,德吉新村人均收入达12200元,村民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有的还买了小轿车。卓贡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们还成立了村民文艺表演队,大家农闲时就来村广场跳锅庄舞。”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是能致富。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西藏将产业扶贫资金5%用于集中安置点产业建设,部署了“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集中力量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通了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让搬迁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
位于拉萨河畔的“四季吉祥村”,以打造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小镇为目标,来自曲水县5乡1镇17个村的贫困户和居住在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的287户1325名村民入驻新村。“新村在选址时就考虑到了村民们的就业创业需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索朗央吉说,“四季吉祥村”邻近拉萨市近来强力打造的净土产业园区,园区内万亩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奶牛养殖场等产业项目初具规模,这些项目已经吸纳新村480人就业,每人月均工资3000元。
发展有门路,勤劳有收入,搬迁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西藏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已建成96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26.6万人已全部搬迁入住。
特色、绿色“活”产业,增收致富路更宽
随着林芝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和游客数量增加,氆氇这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受到游客的青睐,当地扶贫部门正是看到这一商机,迅速成立了氆氇缝制加工合作社,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自己单独做活难处非常多,成立合作社一起做,工作有配合,销路也更好。”工布江达县惠民民族服装加工合作社理事长洛桑赤烈告诉记者,县里有关部门为了扶持合作社的氆氇加工生意,不仅为他们提供厂房,还通过借助电商平台等途径打开市场销路,并专门为他们设立了精准扶贫项目。
除了氆氇合作社外,为了多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工布江达县还成立了朱拉乡松茸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错高乡错高村原种藏香猪繁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以“贫困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西藏立足特色、突出绿色,以产业为依托,实现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带动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走上致富新路。近年来,通过“特”与“绿”牵手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激活了拉萨市曲水县产业扶贫的一池春水。随着曲水县秀色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园区已从民生产业向强县富民产业跨越,并不断向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旅游兴县的目标前行。截至目前,净土健康产业为贫困农牧民群众提供务工就业岗位2000余个,农牧民年均增收1.5万元。
日喀则市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扶贫项目,有力拓展了当地贫困群众的致富渠道。
在“天上阿里”日土县日土村,当地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促脱贫,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还挖掘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谐巴谐玛”舞。村里建起一支专业表演“谐巴谐玛”舞的队伍,让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重放光彩……
随着国家扶持政策落地,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以来,西藏投资400多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84个,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14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1万余家,带动23.8万贫困人口脱贫,受益农牧民群众超过70万人。
因地制宜兴产业,有力支撑起西藏人民脱贫致富。在高原各地,随处可见脱贫致富后农牧民一张张自信的笑脸,他们的自信来自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从与大自然“抢饭吃”,到吃上“生态保护饭”
山南市扎囊县植物种苗繁育基地里,阿扎乡的村民正在这里忙碌。这个面积近万亩的生态扶贫项目落地后,周边贫困群众将自家的土地流转以获取租金,同时还来到这里打工,挣一份工资。在种苗繁育基地工作的曲珍说:“在家门口挣钱,还让家乡变绿了,感到既开心又骄傲。”
“世界屋脊”“亚洲水塔”……西藏是亚洲乃至北半球重要的气候调节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地位举足轻重。同时,西藏也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整体性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通过实施极高海拔地区居民生态搬迁、生态岗位扶贫等措施,累计安排生态岗位补助资金79.86亿元,农牧民不再和大自然抢饭吃,而是吃上生态保护饭,实现了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的生态脱贫目标。
位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松措湖畔的错高村,是一个在群山环抱中的古村落,风景优美、环境宜人。2013年、2015年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过去我们没有生态保护的概念,村民多以伐木增收。后来政府禁伐,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紧。”错高村党支部书记罗布次仁说。
错高村虽处在巴松错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内,但苦于“深在闺中”。为保护古村落,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国家投入9200余万元实施错高村整村搬迁项目,2019年初全村相继搬入新房。谈到以后的发展,罗布次仁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买了摩托车和马匹,计划发展乡村旅游。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建酒店,让全村吃上‘生态旅游饭’。”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尹分水说,脱贫攻坚,已经远远超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的范畴,容纳了更加丰富而广泛的内容。西藏从经济到教育、文化、生态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庄严承诺,正变成生动的现实。
西藏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有一个“村龄”不过2岁的村庄,村里的1269口人从雅鲁藏布江畔不同地方迁来。来到新村,大家不仅分到新房、田地,村里还兴建了幼儿园、卫生院、垃圾中转站、牲畜棚圈等场所和设施。村民为了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为新家园起了个名字:“共康村”——寓意为“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
西藏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深刻改变着高原各族群众的命运。尹分水说:“西藏告别贫困迈步小康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辉煌的有力见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