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畔、吕梁山边,一场以黄河地域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实景演出《如梦碛口》日前在吕梁山的碛口古镇上演,观众在露天360度旋转观演台上,聆听星空下的黄河奔流,梦回九曲黄河第一镇。
仅仅从实景演出的角度来看,《如梦碛口》有许多新的探索。
作为一种演艺模式,实景演出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内容来看,借助特定地域的文化资源表现其文化魅力,成为实景演出最主要的特色。从形式上来看,改变了传统的剧场演出程式,将艺术表演与特定地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结合起来,放大了舞台的呈现可能。从欣赏方式来看,由于舞台形制的改变,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交融度被强化,某种意义上,观众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说,观众与演员之间的间隔被“实景”消解了。这种新兴的演出模式受到了欢迎,并在国内各大景区蔓延开来。
《梦回碛口》在山——吕梁山,河——黄河之间新建了一个依山见河、山河相间,人在山中、景在河中,人与景、景与演融为一体的演出形式。这种创意,显然是与碛口古镇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统一的。由这样的碛口,生成了这样的实景“舞台”。
碛口古镇坐落在黄河岸边、吕梁山旁,是河与山的融合而成,今属临县方域。黄河从北向南,成为一条上天赐予人们的天然通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黄河一直承担着水运的功能,连通了西域与中原。而碛口就是这一通道上极为重要的码头与货物集散地。面河背山,在山河之间寻找开辟一处演出实景就显现出与此前同类演出不同的风貌。依托既有的山地历史民居,在面河的朝向上进行改建,利用了天然的地貌、具有年代感的民居,并新建相关的与碛口风貌一致的建筑作为表演区,终于形成了“一主、三重、多向”格局的实景表演形态。
所谓“一主”就是一个主表演区,其近景为碛口古镇之街市,又依山势次第分为数层,包括了远处的村镇民居及背后的山景。这种表演区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形成了至少是“三重”的表演区位。第一重乃是黄河,或者说通过技术手段营造出来的黄河。主要用于表现黄河及黄河上面来往的艄公、行人。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远景。观众不可能近距离欣赏,而只能是一种“眺望”。第二重为连接剧情的弹三弦的说书老人,其表演位置在观众中。第三重即为前面所说的体现碛口古镇风貌的主表演区。正是这样的布局将河、山、人构成的古镇统一起来。所谓“多向”就是说,观众并不是在一个方向上欣赏表演,而是在多个朝向上参与了表演。在初入场时,观众是游客,会聚在古镇临河的街道上。这一段落的表演主要展示黄河风情。观众欣赏表演时是面向黄河而立的。当说书人出现的时候,观众的视点回到了自身。因为说书人就在观众之中。不过,最主要的观赏还在两个可以旋转的既相隔又连接的观众台中。这时,观众由临河的街区进入了观演台。其观赏主要是面向设计出来的古镇进行。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方面由于演出可能会突破古镇街道的范围,延伸至更远的方向,观众欣赏的朝向会随之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观众席会随演出的变化旋转移动,这同样会改变观众的视点。因而这种“多向”的特点就表现得十分突出。在整个表演设计上,除古镇外,还有山景、河景的呈现,显现出表演形态的丰富性。
《梦回碛口》在呈现内容上也进行了与碛口历史风貌相一致的探索。编导者力图通过一部实景演出来展现以山河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以及以碛口为焦点的社会风貌。整个演出表现了黄河的自然风貌,以及人与河、人与山的关系,碛口地域的婚嫁、商贸、情爱等日常生活,还有红军东征期间的社会变革,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其表现手段以颇具黄河风情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为主,间有被改编过的民歌,显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除上述以外,《梦回碛口》还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法,如激光投影、虚拟的实景、风雪、奔马,以及行进的队伍等,渲染了艺术氛围,拓展了实景表演的呈现可能。实景演出主要是作为文旅项目出现的。它要求景区能够吸引聚集比较多的游客,才能保证有适量的人来欣赏,从而实现其经营效应。今日的碛口,已经围绕古镇开发了许多民宿、宾馆等,为游客提供基本的住留条件。沿黄公路的开通,以及各种交通支线的完善亦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目前,《梦回碛口》刚刚完成第一期的演出,相信通过进一步完善,这一实景演出将成为黄河沿岸、吕梁山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更多的人到来,感受黄河的壮阔,体验吕梁的厚重。
(作者:杜学文,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