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高瞻远瞩,着眼战略全局,把握发展大势,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
11月9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会常委和委员围绕这一议题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就把握机遇、开启新局,实现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目标建言献策。会上,常委们在发言中一致拥护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力量。
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谢伏瞻常委建议,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坚持创新驱动、供给侧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统筹发展与安全,毫不动摇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夏涛常委表示,长三角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双循环”的关键承接点,长三角有条件也有基础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长三角“先手棋”作用,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建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深入推进长三角高水平对外开放。”夏涛常委说。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话题得到常委、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作为中科院院士,徐涛常委在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时心潮澎湃:“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中共中央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将坚决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决策部署。”针对我国在基础研究存在的短板,他建议,要从加强统筹布局、改革评价体制、健全投入模式、创新管理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从而营造利于创新的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的基础是人才,支撑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具有显著规模优势,但在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王光谦常委表示,要加大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规模和力度,发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协同作用,强化工程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培育,“进一步发挥‘工程师红利’,将数量优势转化为驱动工程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站在这一新起点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同时,全会还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王侠常委建议,发展乡村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改善流通设施,加快形成沟通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吸引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应抓住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强化工作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王侠常委表示。
乘势开新局,奋进新征程。接下来,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人民政协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助力“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持续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安胜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