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陈海波)随着医疗信息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数据的类型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医疗行业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日前,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爱思唯尔等机构联合发布《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临床试验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赋能医疗健康,构建最优化的大健康生态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新型医疗服务,为解决医疗供需矛盾、推动医学发展提供有效手段。《报告》基于已发表的科学出版物和已注册的临床试验数据,回顾分析健康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最近五年(2015-2019)全球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在健康医学人工智能主题有关的研究领域中,中国的发文量和国际合作占比均居世界前列,中国机构参与的研究领域受全球学者关注较高的是算法、计算机视觉、模型,文章占比最多的为磁共振成像、图像分割、医学成像。此外,自2017年起,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数量主要增长来源为中国和美国。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国家。
“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健康医疗领域的重要趋势,我国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出版物、学术影响力、临床试验量等也在逐步提高。”爱思唯尔本地期刊遴选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表示。
不过,在学术影响力和技术转化方面,中国仍有提升空间。《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对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专利技术产生影响的科学出版物中,美国贡献了一半的份额,中国在该领域的科学产出向专利技术的转化还有提升空间。而且,从产学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国学术界、工业界合作论文占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提示我国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产学合作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还揭示了健康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尚需完善和发展的方面,例如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尚缺乏通用的、符合应用需求的试验设计及评估规范。《报告》建议,将循证范式引入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应用循证医学的思路来验证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的医学建议,更好地评估和改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