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小扎西今年5月得了阑尾炎疼得直不起腰,如果在过去要到100多公里外的市医院做手术。如今在母亲的陪送下,他从西藏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经一个小时的路程来到县医院,做完内镜微创阑尾炎手术后第二天便出了院,第三天他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2016年县人民医院仅做了4台手术,而2019年共做了168台手术。目前,绝大多数普通外科手术都可以在县人民医院进行,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看病就医的愿望。”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卫健委党组书记李凤芝说。
西藏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看病就医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实现“大病不出藏、中病不出市(地)、小病不出县”是各族群众多年来的一大梦想。
“‘十三五’期间,是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最快、各族群众受益最多、健康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西藏自治区卫健委主任格桑玉珍说,西藏全面开启健康西藏建设,织密织牢公共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网,打通了群众获得便捷优质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她说,这5年来,西藏重点实施了自治区医院、重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等五大类431个子项建设,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642个、床位数17073张、卫生技术人员26150人,分别比5年前增长了12.24%、21.83%和48.18%。建成纵向到全部7个市地、74个县区、692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民健康信息网络,20%以上医院开展了智慧医疗服务,患者就医体验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过去因为路途遥远看病不方便,再加上缺乏医疗知识,即便得了包虫病也只能忍着,实在熬不住了才去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筛查,专家还提供治疗方案,真是太好了。”那曲市巴青县本塔乡曲仲村村民次仁扎西说。
包虫病是困扰西藏农牧民群众的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三年来,西藏实现290余万人包虫病筛查全覆盖,确定13家包虫病患者手术治疗定点医院,累计开展手术治疗5000余例,实现了患者“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助尽助”,兑现了政府决不把包虫病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为加快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自2015年以来,全国援藏医院累计选派659名专家和近千名医务人员入藏开展柔性支援,帮带西藏720个医疗团队,依托8家牵头单位、65家包科医院重点建设了164个科室,重点打造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等85类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众就医需求的拳头科室。目前,西藏已引进内地先进医疗经验和技术成果847项,并取得千余项医疗科研成果。
格桑玉珍说,随着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截至目前,西藏实现了近400种“大病”不出藏,2200余种“中病”不出市(地)就能治疗,绝大多数小病在县乡镇就能得到解决的目标;全区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等关键指标显著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2014年的68.2岁提高至目前的70.6岁,增幅达2.4岁,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水平。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