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光明礼赞】
雾蒙蒙的天空飘着如丝细雨,渭北旱塬的深秋处处透出寒意。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十里铺村30亩旱作小麦育种试验基地,国家黄淮旱地小麦试验正在这里进行。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早上7点就赶到基地。“今天要把参加国家旱地区试的33个品种都种上。”86岁的梁增基用他瘦小的身躯挥舞着锄头,划过的行就像尺子拉过的一样直。“梁老有60年的种地功夫呢,他可是我们长武的宝贝。”一旁帮忙的群众满脸骄傲。
而他并非长武人,而是“广东仔”。大学毕业来到长武后,梁增基就把小麦育种事业的根扎在这里,60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群众的“饭碗”上,在渭北旱塬谱写了一曲“胸怀国家、心系群众”的“粮”心之歌。
金色的事业
——50公斤到500公斤的巨变
201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用“长旱58”作为“耕地保育”千亩示范方,亩产超千斤。
由20世纪60年代的50公斤提高到当前的500公斤水平,长武小麦生产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科院院士李振声说:“旱地小麦育种,梁增基是王牌。”
1961年,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梁增基,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长武县农技站。那时的长武十年九灾,当地群众缺吃少穿,连糠皮都填了肚子。
1962年早春,长武发生小麦严重冻害。当时的县委书记带着梁增基去调研,问有什么解决办法。他回答:“只能培育抗冻品种。”县委书记感叹:“远水解不了近渴。”这让梁增基很尴尬,心里也很难过。
引种解决燃眉之急。1964年,长武引进的“华北187”因为抗冻性表现良好正要推广,却遇上锈病大暴发,亩产只有20公斤。在示范村,一群小孩跟在他后面吆喝:“187!187!187……”羞得他无地自容。“我一个学农的,国家培养了我,还解决不了品种的问题?”
一穷二白,要搞育种难于上青天。他迎难而上,矢志育种。倔强的梁增基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长武的沟沟壑壑,摸清当地的生态条件和对品种的要求。有时会遇到狼,有时赶上倾盆大雨,淋得像落汤鸡。最麻烦的是,冬天骑车遇地表消冻,就得扛着自行车走。
没有土地,从农场借来两亩地;没有资金,从种到收自己动手——手工划行播种,用棒槌脱粒,自糊信封标签;没有品种资源,就写信向科研院所要。200多个品种资源成了梁增基的心头肉,白天下地,晚上翻资料,成年累月对比观察,摸索育种经验,确定育种目标,再在实践中验证。
“如果不是吃饭,他都不知道还有个家。”在爱人周彩莲的眼里,完全沉浸在育种世界的梁增基就是一个只爱麦子的人。“1975年我生小女儿的时候,是邻居送我去的医院,那一年大女儿才11岁,也不太会做饭,只能天天给我煮稀饭。”
一道道难关被梁增基攻克。1971年“长武702”“长武7125”诞生,1978年育成更丰产的“秦麦四号”,在渭北形成一道“锈病隔离带”,保障了关中小麦的丰收。1989年“秦麦四号”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当时的电台报道说,“县级单位,获此殊荣,全国只此一家。”
厚积薄发,梁增基的育种事业也进入了丰产期。1984年育出的“长武131”,是旱塬第一个半矮秆高产抗旱品种,达到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之后他又相继育出综合性优良、高产、优质的“长武134”小麦品种和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2014年,80岁的梁增基培育的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开创旱塬小麦生产的新天地。
抗锈、抗冻、抗旱、抗倒伏,中筋、优质、高产,一个个育种目标的实现,让渭北旱塬的小麦从亩产5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梁增基赢得了长武群众由衷的尊敬。“要吃粮,找老梁”,这句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话,是老乡们对他金色事业最朴实的认可。
不变的“粮”心
——86岁与一个甲子的坚守
从初来长武到现在,梁增基在渭北旱塬奋斗了一个甲子。他痴迷育种事业,60年间只回过老家广东茂名3次。
为了工作,他直到36岁才成家。1984年9月,梁增基前往云南一带考察小麦育种工作的第2天,老家的电报来了:母病危,请速归。周彩莲很着急,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他。
十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梁增基背着一包资料回来了,吃完饭就要去单位,妻子拦住他:这是老家的电报。他看完哽咽了:“妈妈,我对不起您!没侍奉过您一天,是个不孝的儿子。”一夜没睡,梁增基给大哥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得到的回复是母亲已经下葬好几天了。
长武成了梁增基的第二家乡,群众的饭碗成了他最牵挂的事,小麦成了他最亲的亲人。大女儿梁瑞芳向妈妈抱怨:“我爸白天忙,晚上忙,夏天忙,冬天忙,还哪有时间管我们。”
大田里,从施肥、整地、播种、杂交、观察记载、田间选株到收获,他亲力亲为;室内选粒、整理资料、书写材料,他手脑不闲。1985年夏天,梁增基右脚扭伤,医生叮嘱休养一个星期。他却天天下地,结果感染化脓,不得不手术。
没有时间顾及自己和家人的梁增基,馈赠给长武群众3个国审和4个省审小麦良种。和他相识40年的同事张俊兴,竖起大拇指:“老梁搞的小麦品种,长得像豆豆,我以前从来没见过,太好啦!”张代河村二组村民代会军感动地说:“老梁,你给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太感谢你了!”
对于梁增基的贡献,业内专家认为在科技理论上有四大创新:一是最早实践“用锈病独立抗源,分区育种”,解决了小麦抗锈难题;二是在旱区率先育成半矮秆大穗粒品种,解决了抗倒高产不耐旱的难题;三是用远亲多品种复合杂交强化选育法,育成的品种最先解决了条锈、叶锈、白粉、叶枯、倒伏、干旱高产优质等全面综合抗性和优良特性问题;四是调节播种期避开高温,解决了“虫传”的小麦病毒病问题。
人生不过百年,贵在从一而终。“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来这里是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的,不考虑其他的。”梁增基的“粮”心从未动摇过。同时期来的27名同学纷纷离去了,这影响不了他;陕西农科院和甘肃农科院的邀请,也被他婉言谢绝了。“长武群众更需要我。”他说。
被需要的责任,让梁增基72岁才退休,但退休后,他反而更忙了。一边继续育种,一边受县委委托,培养两个研究生接班人,新组建一个育种单位——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为长远育种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平凡的选择
——40亿元和54平方米的生活
在十里铺村,有一条路,被群众命名为“幸福路”。村支书张万玉介绍:“这条200多米长的路,老梁前后捐了6万元。”2008年,梁增基捐款7000元为村民修了砂石路,2014年又捐款53000元,加上村上的集资,就有了这条“幸福路”。
今年疫情期间,梁增基又毫不犹豫地捐了两万元工资。其实他的收入并不高,1980年前,每月收入56.5元,1995年升研究员后每月508元,2006年退休一年多后才确定退休费每月2896元。他笑称自己不差钱:“现在每个月7000多元呢。”
“饭能充饥,衣能御寒就成。”生活上,梁增基十分节俭。2011年,咸阳市政府奖励他5万元,他捐出去资助了10名贫困大学生;2015年,长武县奖励5万元,他捐给文化馆购图书……
前前后后,包括奖金和工资,梁增基捐出了40多万元,自己却住在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内,家具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床上堆满资料。1997年,“长武134”种子1公斤炒卖到80元。但梁增基不以公斤卖,而是装成二两的小袋,分散供给农民,让他们自繁推广。十里铺村三组村民代彩芹说:“老梁供给我们的麦种和化肥,从来都是半价。”
7个品种荣获省部市科技进步奖8项,在陕甘旱区和河南、山东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梁增基把“利润”全部奉献给渭北大地。
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当代发明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梁增基的荣誉,是对他贡献国家和奉献社会的最大肯定。
功成名就的梁增基,退休后本该安度晚年,可他却退而不休。2010年以来,他带领慕芳和王楠两个年轻人,育成了强筋优质适宜做面包的“长优173”,已参加国家黄淮水旱地中试。
“育种目标要紧跟生产需要和群众需求。”前行的路上,梁增基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如今86岁的他依然每天在试验田里奔忙。
■短评
只因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
“我是国家培养的。”“我是来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的。”在陕西咸阳长武县采访的两天里,梁增基这两句朴实话语,让60年坚守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疑问迎刃而解——只因他心中装着国家,心中装着人民,才能在黄土沟壑间躬耕出一曲奋斗者的“粮”心之歌。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梁增基以一颗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在长武践行他的报国之志。他全身心扑在育种事业上,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洗漱,吃完饭后就赶到地里,中午不休息,下午六点半回家,晚上学习看资料写材料忙到十二点才睡觉……对物质生活,他没有追求,吃饱穿暖就好,但是在精神生活上,他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小麦育种、群众饭碗、对得起国家的培养,这些追求充盈了他的身心,催促着他不断前行。
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育种目标实现了,20世纪70年代3个品种、80年代2个品种、90年代1个品种,21世纪以来,70岁1个品种,80岁1个品种,3个国审、4个省审的良种让长武及其周边群众的饭碗端牢了,可梁增基仍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86岁还在渭北旱塬躬耕……他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用自身的奋斗历程和不懈的精神追求,诠释了什么是不计得失,报国为民;什么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活跃着一大批像梁增基这样的农业科学家。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他们长期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打成一片,想方设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实现了我国用全球7%多的耕地养活20%左右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他们坚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事业激情,挺起中国农业发展的脊梁,以朴实无华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曲爱国报国之歌。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