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拉萨彩渠塘:治病又致富的泉水

    作者:本报记者 方莉 王昊魁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8日 01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41岁的德吉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下地走路。在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这个海拔4300米的小村落里,德吉在自家院内来回踱步,翘首以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到来。

        德吉是彩渠塘村的新村民。她原来的家在那曲市尼玛县卓瓦乡1村。尼玛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属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极高海拔地区,用当地人的话说,这里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

        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德吉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常年在轮椅上生活。和她一样,当地很多人都患有高原风湿病。经过调研,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德吉这样的家庭集中搬迁到海拔相对较低、地热资源丰富的羊八井进行综合治疗。

        三年前,德吉坐着轮椅来到彩渠塘。“以前住土坯房,用水要去一公里外挑水,从村里去市里看病,要换好几趟车颠簸600多公里,路上就要整整一天。”想到过去的日子,德吉心有余悸。看到眼前这一切,她话锋一转,“现在就医方便多了。”

        就医方便,是彩渠塘新村民们共同的心愿。2017年12月12日,羊八井镇最年轻的村庄彩渠塘村正式挂牌成立。当年,来自那曲、阿里、昌都的150户683人陆续搬迁入住,其中风湿病患者有204人。

        建村时间不长,受到的关注却源源不断。原籍县的联络员来了,拉萨市人民医院驻彩渠塘工作队来了,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专家也来了,只为给这些风湿病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成立高海拔风湿病康复研究基地;建设村医务室,配齐医生,全天24小时随时就诊;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守着温泉边,彩渠塘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藏医药健康扶贫”的新路。

        搬到新家的德吉,成为拉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扎西罗布的结对帮扶对象。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德吉于2018年4月和2019年10月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分别做了左侧、右侧髋关节置换术。

        “第二次手术三天后,我就可以下地走路了。”忆起那天的情景,德吉眼里放光。“现在的我,身体好了,心情也舒畅了。”正说着,拉萨市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队长达娃次仁来了。在他的陪同下,德吉乘车前往拉萨市人民医院复查。

        彩渠塘,从地下汩汩涌出的温泉水既是村民们的治病泉,更是高原儿女的致富泉。和德吉一样,格桑其美也是从那曲搬到彩渠塘。“以前冬天零下十几度,我的肩膀、脖子总是疼得厉害。”指着院子里的药浴池,格桑其美说,“这里气候好多了,天天都能免费泡温泉,我的风湿病好多了。”

        除了风湿,格桑其美还有一块心病——没有稳定工作。“以前在那曲,我替人开大车,露宿风餐,收入非常不稳定。”现在,格桑其美在离彩渠塘不远的蓝色天国旅游景区当驾驶员,每天开班车接送员工上下班,每月有4700元工资。“现在身体好多了,工作也找到了,家庭有了稳定收入,我们要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格桑其美满足地说。

        格桑其美工作的蓝色天国羊八井地热旅游区以温泉康养、温泉冲浪闻名,2017年被纳入拉萨市扶贫产业库。目前已吸纳彩渠塘村村民50多人就业,带动当地劳务增收近200万元。

        这只是彩渠塘村众多增收致富渠道之一。彩渠塘村第一书记德白介绍,目前全村已有152人实现稳定就业;实施绵羊育肥项目,2018年为150户村民每户增收3500~8000元不等,2019年又带动全村增收12万元;村里的手工编织合作社,村民自主创业开商店、茶馆,也解决了不少劳动力就业。“彩渠塘的群众有三个明显变化: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思想观念明显提高。”德白说。

        离开彩渠塘时,晚霞满天。复查归来的德吉告诉记者一切都好,准备去开车的格桑其美向我们挥手告别。落日的余晖拉长了他们的身影,在屋顶鲜艳的五星红旗的映衬下,高原儿女们阔步走在小康路上。

        (本报记者 方莉 王昊魁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