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9日 星期六

    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揭晓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9日 04版)

        本报北京8月28日(记者齐芳)中国科学院28日公布了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5个科研项目获得陈嘉庚科学奖,6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获得陈嘉庚科学奖的5个项目是:数理科学奖授予“实验发现五夸克态”项目,主要完成人是北京大学教授高原宁;化学科学奖授予“新型优势双氮氧配体和高效不对称催化”项目,主要完成人是四川大学教授冯小明;生命科学奖授予“剪接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人是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教授施一公;地球科学奖授予“华北克拉通破坏”项目,主要完成人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技术科学奖授予“摩擦中微粒作用机制及超滑机理”项目,主要完成人是清华大学教授雒建斌。

        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6位青年科学家是:北京大学关启安因“多复变中的强开性猜想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成果获得数理科学奖,北京大学陈兴因“聚糖的化学标记和解析”成果获得化学科学奖,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因“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建立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果获得生命科学奖,南京大学唐朝生因“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土体工程性质灾变过程及应对措施”成果获得地球科学奖,北京大学肖云峰因“微腔光信息器件新原理与应用”成果获得信息技术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孙明月因“大锻件均质化构筑成形技术”成果获得技术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陈嘉庚科学奖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一直秉持着鼓励原始创新、鼓励基础研究的核心理念,坚持基础原创成果要国际认同的标准,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2004年度全部奖项空缺,2016年度空缺4项,今年信息科学奖也空缺了。他说:“原创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难度大、风险高,如果想取得突破往往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积淀。这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是个巨大考验,必须要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还要耐得住寂寞,不可盲目追逐热点,随意变换研究方向,追随经费的指挥棒。对各级管理者也是挑战,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避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扰,深刻理解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认识‘无用之用’实堪大用的道理。”

        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依托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评审,分别设置6个奖项,包括: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陈嘉庚科学奖奖励科技成果,定位于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每个奖项每次评选1项获奖成果,奖励奖金100万元人民币,同时获得金质奖章。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奖励个人,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每个奖项每次评选1名获奖人,奖励奖金为20万元人民币。截至目前,陈嘉庚科学奖共评出35项获奖成果(40位获奖科学家),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共评出26位青年科技人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