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如何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作者:封寿炎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02版)

        【文化评析】

        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已经圆满闭幕。本届书展共展销10余万种精选图书,其中,无论是书展主办方发布的“2020上海书展100本推荐书目”上,还是媒体总结的“热销榜”“口碑榜”上,都出现了众多文史哲以及社科领域的“厚重之书”。经典书目受到展会重视和读者青睐,这一点尤其令人欣慰。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各个领域的大部头经典著作,共同构成了思想、思维、知识和情感的“骨架”,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当下确实不是一个阅读的黄金时代。为什么?因为影像比绘画有趣,绘画又比文字有趣。电影、电视剧、视频、网络游戏以及漫画绘本,都比文字更受欢迎。仅剩的一点阅读时间,也大多交给了碎片阅读、浅阅读。大部头的经典著作,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要使人们爱上阅读、爱上经典名著不能只凭空喊口号,它需要创造一些氛围和条件,去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引导阅读偏好。上海书展的背后,就有无数人的用心良苦。今年书展上最年轻的选书师、95后的杨洋就认为,青年人应该多阅读大部头的经典书目。因此,她精心挑选了一些“厚重之书”摆上了书展的展台。她说:“选书师不应该一味地扮演迎合者的角色,也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告诉读者什么书是值得一读的。”

        上海书展是一场阅读的盛会。在著作人、文化人、出版人、书商、策展人和读者的共同参与下,阅读超越了读者的私人选择,创造了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样的读书盛会中,阅读自然可以超越碎片阅读、浅阅读,成为一种严肃阅读,大部头、厚重的经典书目自然得到重视和彰显。然而,书展本身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书展落下帷幕之后,那些厚重的皇皇巨著,是否又会从人们的视野里退场呢?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书展的一大特色就是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上海书展“线上朋友圈”等众多网络平台的搭建,使书展的覆盖地域和人群得以极大扩充。如果说,线下书展一年一度,那么,线上书展完全有可能永不落幕。围绕书展组建的读书会、书友会、兴趣小组之类的阅读组织,完全可以走出传统书展的小圈子,走进城市和乡村,走进学校和居民小区。有组织、常态化的阅读模式,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专业程度,使经典书目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对象。

        图书馆、书店等文化机构也应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提高人们的阅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书店销售的图书中从来不乏经典书目。但是,如何才能帮助这些经典名著走进人们的日常阅读?传统的图书馆和书店经营模式,就是把一本本图书竖立在书架上,静静等待读者借阅购买。这种静态、单向的思维,其实不太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图书馆和书店的经营服务完全可以动态、多维,实现和著作人、文化机构和读者之间的开放互动。

        正在建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的书库面积只有2500平方米,仅占建筑总面积的2%。在这里,书和书库已经不是重心,图书馆从藏书、阅读的单一场所,升级为以阅读为核心的文化中心。读者不仅可以读书,还能体验音乐、绘画、手工等。它还提供众多开放空间,成为市民的书房、客厅和工作室,成为上海的“城市会客厅”。这样一座图书馆,很容易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场所。这种创新的经营服务模式,值得更多图书馆、博物馆、书店等文化机构借鉴。

        此外,现代人“一刻不可分离”的互联网,在普及经典名著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一本大部头的厚重经典,从体量上就可能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借助网络技术,完全可以把一本大书拆解、打散,辅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一种更亲民、亲切的面目呈现给读者。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阅读方式,都可以帮助人们亲近经典名著,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