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成都:做强极核 向东而行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05版)

        工人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施工。资料图片

        成都高新区科研场景。资料图片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企业总部。吕甲摄/光明图片

        【新时代 新实践·育新机开新局】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围绕建设“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加强成渝合作,强化极核效应,加快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新格局。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成都,向东突破。

        关键词:极核城市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人城产”营城理念

    1.谋略在东 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放眼望向成都平原以东,塔吊林立、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随处可见。在这里,规划面积920平方公里的成都东部新区城市骨架体系日渐清晰;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跑道、塔台已基本呈现……成都“东进”,鏖战正酣。

        做“极核城市”,成都首先要突破桎梏。

        困扰成都发展的难题在于群山环绕的地形地势,影响交通的畅达和市场的拓展。几千年来,成都始终在东部龙泉山脉与西部龙门山脉之间延续拓展。“两山环抱”的地理格局虽是护城的摇篮,却让工业化时代的资源约束、环保问题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更加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5万人,服务人口年均增量则达55万人。成都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打破盆地束缚、跨越龙泉山,推动城市向东发展,这不仅是成都破解现实环境资源约束、打开城市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也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持成都安逸生活品质的必然之举。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的“东进”战略。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自此,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的相向发展已然成势。

        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根据《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成都东部新区肩负着五大全新定位——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成都东部新区有利于充分发挥成渝发展主轴重要支点的先导作用和引领效应,带动成渝中部区域城市群快速崛起,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设立成都东部新区,对于成都破解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倪鹏飞表示,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将在提高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精准定位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0年7月31日,成都东部新区举行挂牌后首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聚焦高能级产业化项目、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成都东部新区分别与四川航空、成都航空、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引进四川航空天府国际机场基地项目、成都航空天府运营基地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439亿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围绕这个目标,成都的抓手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面向未来的产业新城,成都东部新区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了航空经济、总部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国际消费五大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中高能级的航空经济项目是重头戏,在成都东部新区挂牌后的首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3个航空项目占签约总金额的95%以上。5个智能制造类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11亿元,年纳税总额不低于6000万元。

        据了解,成都东部新区重大产业化项目正在加快集聚,已开工建设先进汽车科创空间、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航空商贸产业园等项目,普洛斯、吉利集团、安博物流等世界500强企业顺利入驻。2020年计划完成产业化项目20个,计划开工37个,投产后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54亿元。

        “自成立以来,成都东部新区加快项目招商进度、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创新项目招引举措,积极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目前已获得金融支持额度超过8000亿元。”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惠朝旭介绍,成都东部新区目前各类在建重点项目共有11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由此看到了未来成都发展的潜力,他认为,成都东部新区沿龙泉山东侧布局,可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为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大都市区奠定基础。

    3.门户枢纽 打通向西向南开放通道

        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挥汗如雨。透过他们的身影,隐藏在钢筋网中的“太阳神鸟”整体形象已经呈现,振翅待飞。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枢纽工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东部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设项目之一,预计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

        成都将天府国际机场作为实施“东进”战略的逻辑起点,将国际航空港作为成都东部新区成型成势的根本所在。只有充分发挥出国际航空港的作用,成都东部新区才有密切国际交往的通道,才具备新区腾飞发展的势能。

        加快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是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的一大目标。对此,成都提出要共建面向世界连接亚欧的战略通道,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航空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成都东部新区将在未来发挥引领作用,尤其是机场建设,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将助力成都打通面向世界的战略通道。”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曹允春认为。

        依托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部新区布局建设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邮件集散中心、跨境电商分拨中心等高能级物流平台。同时,成都东部新区北靠成都国际铁路港,天然承接了交通的便利。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表示,成都东部新区将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部新区铁路枢纽站、成渝中线高铁、成自高铁等,以洲际航空枢纽和辐射全国的高铁网络为核心形成四向通达的对外交通系统,成渝中线将让成都和重庆之间一小时直达。

    4.以人为本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020年7月16日,位于简州新城核心区的龙马湖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开园当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占地2450余亩的龙马湖公园布局4个岛屿、18个特色景点、15公里马拉松绿道,还有无人驾驶体验环线。龙马湖公园的开放,标志着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城在园中、城景相融、步行友好”无边界公园城市的建设取得了良好开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与成都东部新区的“人城产”营城理念高度一致。

        人,是成都东部新区“人城产”营城理念的关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参与了成都东部新区规划的全过程,在他看来,成都东部新区将给老百姓带来高品质的生活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成都东部新区将有更好的自然山水,更好的人居环境,更加有文化,符合人性化尺度的公共空间、居住空间。

        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陆辉详细阐述了“人城产”的营城理念。他说,首先是用非常好的一个城市形态,去吸引新职业、高素质人群来到成都东部新区就业、创业,这些新人群会带来产业、资金、各种资源等,把整个新城振兴起来,“成都东部新区就是要以公园城市的形态吸引人,以优越的创业环境留住人,以尊重创新的理念来激励人,以日新月异的发展来成就人”。

        李晓江介绍,成都东部新区转变在“城市中建公园”为在“公园中建城市”的建设思路,依托“一山一江多湖”等优良生态,全面打造无边界公园城市,实现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无边界融合、城市内部公共空间串联一体、开放式街区和小区与公共空间环境共享。

        成都东部新区秉承山水丘陵特色,形成以龙泉山、沱江、三岔湖等为框架的“一山一江三廊多湖”生态保护格局,以空港新城、简州新城、天府奥体公园、沱江发展轴和金简仁产业带为核心的“双城一园,一轴一带”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成都东部新区规划和建设,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董建华表示,成都东部新区从蓝图变为现实,将让市民获得更多归属感和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