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疫苗竞赛 对标当下

    作者:李欣洋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2日 09版)

        《疫苗竞赛》 [美]梅雷迪丝·瓦德曼 著 译林出版社

        【光明书话】  

        当我第一次翻开本书的时候,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这本书的内容会如此应景。现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跟随作者梅雷迪丝·瓦德曼女士走进这场50年前的《疫苗竞赛》,相信每个人都会对历史和当下有全新的感悟。

        疫苗研发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就是让人体接触少量病毒,引起免疫系统的应答反应,在体内累积一定数量的抗体,以后人体再接触到同样的病毒,这些抗体就可以发挥杀敌的作用了。

        道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首先,第一步是分离病毒毒株,做不到这一点,其他都免谈。以现在的科研条件,我们的科学家可以在疫情暴发初期的几周时间之内就成功分离病毒,并且迅速地完成随后的测序工作,以实时追踪病毒的变异。然而,仅分离病毒毒株这一项工作,对于50年前的病毒研究就是一个大工程,只有少数几个科研机构和寡头药企有水平和条件完成。

        第二个问题是“少量”怎么拿捏。以跟我们人类缠斗许久的脊髓灰质炎为例,脊髓灰质炎疫苗分为灭活和减活的。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教授研制出来的第一个脊灰疫苗就是杀死病毒之后,利用残留的病毒分子引起免疫系统应答。减活疫苗顾名思义就是用还具有一定活性的病毒制成的疫苗。减活的手段多种多样,以书里介绍的风疹(德国风疹)疫苗研发为例,当时的减活手段大约是先在小鼠细胞里把病毒培养数代,再换猴子细胞培养数代,这样病毒适应了很多不同的细胞之后,对人类就不会那么致命了,但是依旧可以引起应答反应。

        我们在日常防疫中担心的是病毒太顽强,酒精高温消毒够不够,怎么才能把病毒灭光光。可是到了疫苗研发,很矛盾的是,我们往往担心病毒太娇贵,条件一旦控制不好就失活。病毒脱离了宿主寿命有限,批量生产疫苗,特别是减活疫苗,重要的一环就在于提供可以让病毒存活同时又对人体无害的活体环境。

        在20世纪50年代,本书作者海弗利克只是位于美国费城的威斯塔研究所里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研究员,在人才济济的威斯塔,海弗利克的工作并不是最前沿、最高端的,或许都有点算不上“真正”的研究,他专门负责细胞和组织培养,为疫苗研究的同事提供细胞。然而,正是长期、扎实的第一手细胞培养实战经验,让海弗利克比其他人更清楚作为病毒载体的细胞的重要性。

        在没有人体胚胎细胞可用的时候,病毒的载体既有非洲绿猴肾细胞也有鸭胚细胞(就是鸭蛋的前身)。这些载体存在的隐患是显而易见的,猴肾细胞里可能充满了大量的未知病毒,需要额外严苛的消毒过程,并且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为了防止细胞癌变,猴肾细胞不能一代代培养,需要现杀现取,成本和安全性可想而知。而海弗利克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也简单,那就是培养人体胚胎细胞。人体胚胎细胞,直白地说就是从堕胎后的胎儿身上提取细胞。理论上讲,这是以当时实验条件可以获得的最洁净的细胞,因为胎儿在母亲的胎盘保护下,一般不会被有害物质感染。

        海弗利克成功地培养出来了世界上首个安全没有癌变的人体胚胎细胞系,WI-38细胞系,可以说让风疹、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迈上新台阶。并且,不仅仅对于疫苗和公共医学,海弗利克的WI-38细胞系对整个生物学的影响都是革命性的,他打破了以往对细胞可以无限培养的迷信,证明了细胞实际上会衰老,由此催生出了全新的衰老研究学科。

        尽管我们现在看来WI-38的出现宛如天降奇兵,对于在同时代的研究人员和官员来说,立刻准确理解和判断一个新生事物,并不是一件易事。负责疫苗审批的生物制品标准部保守地倾向于支持已经大量使用过的动物细胞,对大规模使用WI-38制备疫苗设置了重重障碍。几经周折,WI-38终于在科研和工业界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然而这还不是本书精彩内容的全部,由于海弗利克发现威斯达研究所对WI-38用途的规划中并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自己的贡献完全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海弗利克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又富有争议的决定,至于这个最终险些葬送了海弗利克的科研生涯的“决定”是什么,就留给大家去书里找答案吧。

        内容丰富生动的科普读物并不少见,然而这本书可以称得上当中的佼佼者。可以把疫苗研发和公共医学发展中科学与道德伦理互相交织的困境,以及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寡头企业的多方角力写得堪比谍战小说一般精彩同时又不失科学严谨,我相信无论作者是不是一个写作天才,这背后查证资料都需要一番难以想象的苦工。凭借着精彩的内容,本书入围了专注医学和生物研究近百年的著名研究慈善机构维康基金会2018年图书奖短名单。

        除了情节精彩,本书最打动人的还是作者客观但是又不失真诚的态度。对书中各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和事件,作者绝不会为了所谓的正确,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而是用冷静的笔触反复提醒读者,要把眼光放在当时情况下,要理解事物的复杂,更要理解人性的复杂。

        如果不是人类又突然陷入一场始料未及的大瘟疫,恐怕享受着现代医学硕果的我们在阅读这部《疫苗竞赛》时,还会有点隔岸观火的感觉。

        然而这场大瘟疫让我们再次回到了这条我们可能已经有些淡忘了的残酷的赛道。截止到2020年8月18日,新型冠状病毒已经造成了全球2000万人感染,70万人死亡,能提供高保护力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我们生活回归正轨的希望。在当下这场疫苗竞赛中,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发中的疫苗超过165支,其中有31支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就在不久前,俄罗斯成为第一个批准新冠病毒疫苗投入使用的国家,由于缺乏必要的公开数据,很多科学家都对这支“神秘”的疫苗持谨慎观望的态度。2020年7月20日,《柳叶刀》杂志同期发表了的我国陈薇院士团队新冠肺炎疫苗二期和英国牛津大学团队的疫苗一/二期试验结果。两个研究团队采用的均是重组腺病毒疫苗路线,即采用基因工程方法使得腺病毒携带新冠病毒的致病抗原进入人体细胞,以激发宿主合成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这两项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无疑都是好消息,然而却远远还不是最后的胜利号角:这两支疫苗是否能提供长期、足够的免疫效力,是否对于不同人群都有效,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三期研究来回答。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会发现50年前的科研和道德困境与今天相比并没有很大区别,有些错误我们不止犯了两次,我们也一次又一次地为此付出代价,如今我们除了努力做得更好,别无选择。

        (作者:李欣洋,系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博士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