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北京的老张,周末一大早就从崇文门来到南三环的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买“皇酒”。这里正在火热举办“北京消费扶贫月暨市管国企消费扶贫月”活动。
吸引老张的“皇酒”,来自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皇酒”乃“房县黄酒”的别称。传说唐中宗李显在房县时,最喜欢喝这种酒。后来李显当了皇帝,房县黄酒就有了“皇酒”的美称。十堰展区负责人陈初葵介绍,房县的黄酒大都是“自产自销”,很少卖到外地。在北京对口协作资金的支持下,房县打造了黄酒小镇,帮助这一古老特产走出十堰,走上了北京人的餐桌。
记者走访双创中心发现,新疆和田的特级玉枣、西藏的藏香藏蜜、青海玉树的牦牛肉黑枸杞、内蒙古的牛羊肉等应有尽有,1至6月份,尽管受疫情影响,北京市消费扶贫销售额达106.96亿元,带动受援地区27万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新明告诉记者,双创中心不是普通的大集,这里的每一件农产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笔成交,都承载着受援地区乡亲们脱贫增收的希望,饱含着北京市民的美好祝福。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作为一座超大型的消费城市,北京常住人口2100多万,消费扶贫成为北京扶贫近年来的一大亮点。北京市坚持首善标准,发挥首都优势,发扬首创精神,构建了全民参与的消费扶贫模式。2019年以来,北京市消费扶贫总额超290亿元。
7月28日启动的“北京消费扶贫月暨市管国企消费扶贫月”活动,以“人人携手献爱心,消费扶贫在行动”为主题。由首农食品集团和物美集团共同打造的“首农物美扶贫超市”也于当日开业,在这个1200平方米的扶贫超市里,市民可以采购来自全国832个贫困县的几千个扶贫产品,实现了“一店买全国”。扶贫超市是继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北京消费扶贫旗舰店”电商平台后,北京市在消费扶贫领域的又一创新。
在扶贫超市,记者惊喜地发现,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如鸡蛋、小米、牛羊肉外,还有许多年轻人喜爱的扶贫产品,如玫瑰花茶、玫瑰酱、玫瑰面膜等。扶贫产品也在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决胜之年,疫情之下,北京扶贫协作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消费扶贫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点的“消费扶贫+菜篮子”“党建+消费扶贫”“互联网+消费扶贫”“金融+消费扶贫”等模式,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助力脱贫攻坚。
开展“七进”活动,以“大爱北京、消费扶贫”为主题,助力消费扶贫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医疗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商超、进批发市场,深挖消费扶贫潜力,推动消费扶贫提质增效。
利用世园会、服贸会、农博会、农业嘉年华等国际和全国性活动推广扶贫产品,举办“北京消费扶贫季”等促销活动,开设线上线下扶贫精品馆,打造扶贫产品物美价廉的品牌。
将消费扶贫纳入“万企帮万村”“携手奔小康”重要考核内容,积极倡导“购买一份扶贫产品、奉献一片首都爱心、帮助一个贫困家庭”,得到社会各界响应;组织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采购;组织内蒙古冬季旅游活动,举办阿尔山、乌兰察布旅游推介会,开通“京和号”“乌兰察布号”“天行草原号”等35趟旅游专列,深化旅游消费扶贫。
成立北京市消费扶贫电商联盟,联合阿里、京东等10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助力消费扶贫。推出“齐心战疫,八方助农”活动,举办各种网络直播,组织2000余场扶贫产品展销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今年2月,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发起“战疫助农”“县长来直播”等活动,截至6月20日,105位市长、县长走进直播间,销售农产品超过250.6万件,销售额超1.2亿元,直播带货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20万,实现了“扶贫”“助农”和“口碑”的多赢。
除了消费扶贫,北京市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项目扶贫、人才扶贫等方面都创立了一套成功经验,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也留下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北京经验”。
8月10日,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消费扶贫现场推进会”上,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荣获“全国消费扶贫示范单位”。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成果,为北京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写下了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