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创新让工作更快乐”

    ——“时代楷模”张黎明的创新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05版)

        【实践者风采】    

        自主识别引线位置、准确抓取引线,平稳移动至搭火点,精准完成接引线作业……6月29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一条试验线路上,单臂辅助自主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成功完成一系列操作。这个项目的带头人——国网天津滨海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目不转睛地观察机器人操作的全过程。

        “我们要不负嘱托,为新时代贡献工人智慧和工人力量。”张黎明清楚地记得,2019年1月17日,在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勉力在场企业研发人员心无旁骛投入创新事业中。殷切的嘱托,让张黎明心潮澎湃,岗位创新的动力更足了。

        积跬步,至千里。30多年扎根生产一线,累计巡查供电线路8万多公里,绘制抢修线路图1500多张,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实践经验的点滴积累,让张黎明的岗位创新特别富有针对性。无论是急修专用工具箱、可摘取式低压刀闸这样“四两拨千斤”的小革新,还是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这种前沿技术的大课题,张黎明的创新成果都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张黎明已经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里响当当的“蓝领创客”,被誉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

        “时代楷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在数不清的荣誉面前,张黎明的创新步伐一刻不停。研读科技读物、核心期刊,钻研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创新工作室殚精竭虑,不舍昼夜。经过数百个日夜的苦心钻研,最终完成了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在天津配网运行中成功完成操作80多次。双臂自主作业机器人、单臂人机协同作业机器人等系列产品也在山东、浙江等省市应用,并将在全国推广。

        “创新让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勉励同事和徒弟们。目前,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已经孵化出“星空”“蒲公英”等10个创新工作坊,培养出了更多肯钻研、爱创新的“蓝领创客”。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与天津市共同签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让张黎明更加坚定了以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决心。“我们将进一步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前沿科技融入能源互联网建设,用科技创新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为社会、企业、百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张黎明说。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