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过,在21世纪前50年对人类产生最大影响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从“数字浙江”到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再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浙江紧抓历史机遇,构筑经济建设的“数字引擎”,拉开了一场壮阔的“数”化新实践。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对浙江省提出了“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浙江充分发挥“数”化优势、深化推进数字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秉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浙江坚持不懈地以数字经济先行先试推动数字化模式机制迭代创新,推动产业与经济不断实现迭代发展,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回溯浙江信息化、数字化优势的由来,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部署“八八战略”,前瞻性地提出建设“数字浙江”,开启了以数字化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序幕。从“十一五”期间以软件产业、通信产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培育到“十二五”期间以数字安防、电子商务等优势领域为主导的信息经济,再到“十三五”期间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数字经济,近20年的发展历程,浙江从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同步起跑者,加速成为数字浪潮中的领跑者,涌现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网易等全球数字领军企业,展现了“技术形态—产业形态—经济形态”蝶变发展范式的生动实践。正是“数字浙江”的前瞻布局和先行先试,将数字“基因”深深“化”在浙江全社会的发展观念和行动思维之中,成为浙江推动数字化进程的内生动力,进而重新定义了浙江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起点。
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以民营经济、实体经济见长,在人口红利减少、产业转移加剧的挑战下,浙江率先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赋能作用。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从两化融合到企业上云、智能制造,“数”化理念持续推动一批批传统劳动密集企业转型成为现代化智能工厂。“数”化行动成效显著,成为浙江展现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金名片。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2016年,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2017年,浙江提出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杭州则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经济”的倍增、叠加、转化效应在浙江得到不断激发,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
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走向成熟应用阶段,数字经济可能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抓疫情后的“线上经济”、“新基建”等机遇,浙江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基础上,提出谋划打造数字经济“2.0版”:前瞻性布局建设高速、泛在、融合、智敏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聚焦卡脖子技术,培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全方位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发展“非接触经济”等新业态;探索“5G+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新应用,打造无人工厂、未来工厂;依托健康码、企业码等,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服务机制创新。化挑战为机遇,新形势下的新技术,将为浙江继续走在前列赋能,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新赛道、提供新动能。
“数”化“浙”里,是浙江经济的先锋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探索。围绕“重要窗口”建设,将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紧密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各领域,浙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彰显了浙江作为“三个地”的新时代方位。在“十四五”时期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随着生产力数字化的不断推进,生产关系也将基于数字理念得到升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数”化实践,将继续深入、发扬和自我革新,立体式推动撬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凸显“窗口”示范效应,不断更新浙江作为“窗口”的新风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更美的样本新实践。
(作者:兰建平,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