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声音·故事】
我来自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是松桃苗绣的第七代传承人。在家乡决胜脱贫攻坚、迈上小康之路的过程中,苗绣以指尖技艺释放出扶贫动力,为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民族文化注入活力。
从2000年开始,我用了8年时间,徒步走了3万多里路,收集整理苗绣资料。其间,我一直在思索怎么把苗绣技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2008年12月,我开始组建松桃苗绣团队,经过近10年的积累,人员从最初的3名发展到了如今的4000多名。下岗女工、留守妇女和返乡农民工被吸收进我们的队伍,他们通过一系列培训,熟练地掌握了技能,绣出的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腰包鼓起来了,致富的头脑强起来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建立起来了。团队里除了“绣娘”,还有一位“绣爷”,他因意外高位截瘫,但是通过参加苗绣技能培训,成为一名苗绣技师,从此拥有了养家糊口的手艺。
我一直坚信“使用才是最好的发展,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只有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扶贫产业,才能反哺苗绣发展。
如今,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出了大山、搬进了城里。我们在安置点开设了100多个扶贫工坊,对在家的妇女开展技能培训。去年,企业销售额6000多万元,带动了400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在整个贵州,像苗绣这样的手工技艺已经带动50多万名妇女就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年初的苗绣销售额锐减。我第一时间就想到“线上转型”。4月份,我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当然现在还是一个试水的过程,将非遗成功搬到网上,还需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非遗传承人们减少顾虑、抓住更多机遇。
(作者:石丽平,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梵净山松桃苗绣公司负责人)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玉玲、王斯敏、蒋新军、刘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