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问切】
●正如网络文艺不等于“网络+文艺”一样,网络文艺素养也不等同于“网络素养+文艺素养”
●网络文艺在审美领域提出新的时代课题,这就要求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具备完整的美学素养和审美品鉴能力,避免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走向歧途
网络文艺是一个涵盖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综艺、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主要门类的新型文艺家族。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文艺以不可阻遏的趋势和不可思议的内生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文艺在当代最重要的实践之一。从产品数量、作者队伍、用户规模、传播面和影响力等维度考量,中国都已经是世界第一网络文艺大国。而且,网络文艺特别是其中的网络文学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发现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这一实践层面上成就斐然,令人瞩目。可以说,当下我们几乎进入了一个“大众创作(生产)、全网传播(流通)、全网民接受(消费)、人人参与评论”的网络文艺社会。
然而,20多年的井喷式野蛮增长,导致网络文艺的各个界面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如低俗、抄袭、盗版、原创乏力、同质化严重、娱乐至上的不良倾向,导致人文价值混乱、行业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网络文艺从高速增长的“上半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
那么,如何在保证网络文艺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网络文艺的健康、高品质发展?这个问题既是当下文艺界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当下文艺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命题。而努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文艺素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如网络文艺不等于“网络+文艺”一样,网络文艺素养也不等同于“网络素养+文艺素养”。结合传播学视野中媒介素养的理论,可以大致将“网络文艺素养”界定为:社会各界在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接受与批评、审美与消费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与实践能力。
科技素养:从内到外锻造互联网思维
以网络文艺为主要内容的泛娱乐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科技应用最广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里的科技指的是互联网信息科学和数字化生存的新媒介技术。
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作、传播和接受三个环节,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进化到今天的数字传播,从单一媒介到媒介融合再到融媒体,从虚拟现实(VR)到增强现实(AR)再到人工智能(AI),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像今天的网络文艺作者一样,需要学习了解和熟练掌握如此复杂、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与新媒介工具。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原住民”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但对于被迫“移民”、半路闯入的传统文艺工作者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文字、符号、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重媒介,通过数字化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新的超级文本,人工智能可以为网络文艺创造新天地。以物质性为特征的传统艺术和以非物质性为特征的数码艺术的界限将被打破,下一代网络文艺作品将因此具备远比现今更强烈的即时性、动态性。
网络文艺的科技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工具化使用新媒介和数字化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网络文艺的互联网思维习惯、网络语言的创新精神、网络文本的工匠精神和科技审美素养等。
人文素养:要有延续千年文脉的底气
有专家指出,网络文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当前正在朝向以创意为主导的算法文艺、世界文艺演变。由此推论,网络时代不是对创作者的知识储备要求降低,而是要有更为丰富复杂的艺术素养和人文底蕴要求。
如果说,网络文艺青年创作主体先天具有较好的科技素养的话,那么,相对于从传统文艺阵营迁徙过来的其他创作者来说,青年作者们要好好补上人文素养这一课。
从源头上看,由于网络文艺创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海量作品的背后是大量的低端制造,存在不少突破底线的“粗鄙化”作品。再加上资本推动下的商业逻辑,网络文艺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快餐文化特征,片面追求娱乐至上的网感和“爽感”来换取流量、迎合市场,导致一些作品价值混乱,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和终极价值。
网络文艺尽管是一种新型文艺形态,但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是在新媒介技术、时代生活、传统文艺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只有年轻的网络文艺创作主体自觉关注现实,紧贴时代,延续千年文脉,发扬和继承千百年来的中国文艺道统,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就,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网络文艺精品。
网络审美素养:提高辨识能力
有论者指出,中国文盲接近扫除,而“美盲”却大有人在。我国的美育是个短板,这也许是个不争的事实。网络文艺横空出世,极大的占有了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娱乐时间。如何面对这一深度介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新的审美对象?
理论界要积极研究新的审美范式,建构新的审美标准,要具有面向新的文艺现象的哲学、社会学和文艺学的理论勇气。
作为新的审美客体,网络文艺具有迥异于传统文艺的鲜明特征,这对于审美主体也即庞大的网络受众来说,以往的审美经验和知识储备显然存在较大缺失。网络文艺的美学特征在于它的多元性、虚拟性、科技性和复杂的Z世代亚文化属性。网络文艺在造型、表现、叙事等领域,也呈现出迥异于传统文艺的特质。作为泛文娱产业时代主要的文艺形态,网络文艺的审美方式也出现根本性变化,即从单项、线性、仪式化、静穆的审美,走向双向、非线性、及时性、移动式、碎片化的动态消费活动。
人类文艺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创造和提供美的享受,并由此塑造健全人格和建设美好社会。网络文艺在审美领域提出新的时代课题,这就要求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具备完整的美学素养和审美品鉴能力,避免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走向歧途。
社会责任素养:全产业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网络文艺产业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庞大的网民基数和受众规模。一些企业以全IP运营的泛娱乐策略,为文化产业产值的增长作出重大贡献。不过,片面追求粉丝经济的消费主义导向,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如盲目追星、拜金主义等,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人格塑造甚至身心健康。
由于网络文艺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复制性,以及跨媒体、跨文化、跨国界等特点,仅仅依靠网络作者的人文自觉、用户的审美能力提升和法律法规的规训与惩罚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网络文艺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从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辐射产业的运营和管理层面,自觉提升社会责任素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网络文艺商业机构在追求产业利润的同时,要做到义利兼顾,时刻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还需要做好第一道屏障,选拔和培养优秀网络编辑,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手段,让内容“把关人”归位。网络文艺产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要做到行业自律,带头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投身于网络文艺公共事务建设和公益事业,鼓励和扶持优秀艺术家创作具有一流水准的网络文艺力作。
网络文艺生态素养:全方位优化网络文艺空间
全社会要把网络文艺作为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体系来看待,共建网络文艺环境,优化网络文艺空间。这就需要把网络文艺的生态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顺应国际新兴文艺发展趋势的高度去论证,及时出台符合全球视野、战略格局、文化自信的法规和政策,同时打造前瞻性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网络文艺发展空间。有必要建立网络文艺素养的培育体系和提升机制,把网络文艺素养的检测和考评常态化、机制化。
在网络文艺评论标准、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需要充分吸纳理论评论界和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发掘和培养文艺消费与鉴赏批评的引领力量。也要鼓励网络文艺领域的“网红”、明星自觉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艺生态。
网络文艺阵地需要有个性、有理性的声音。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网络文艺领地,才能拥有一个融合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青年亚文化、粉丝文化在内的活力无限、生态平衡的网络文艺家园。
(作者:李安,系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专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