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篇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署名“中科院之声”的文章,对最近广为传播的有关中国西北正在暖湿化的网文提出了异议。“中科院之声”认为,尽管不少科学论文提到西北“暖湿化”,但“暖湿化”的核心是“化”,代表在某一个时间段的趋势,向“暖湿”转化只表示有了发展,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达到“暖湿”,“两个状态之间有着万里之遥”,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方向迈出几步,并不表明一定可以达到另一个状态,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可能让两个状态之间的距离变得更遥远。
如果只从数字上看,以中国国土面积之大,承载现今中国的人口,应无重荷之虑。但是,众所周知的是,中国西北的广域面积并非宜居之地。其中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气候。气候变化的历史表明,现在的黄土高原一带曾经是水丰草茂之地,由此更西地区的植被状态也不似今日这般荒凉。从远古以及古代的宜居或相对宜居状态,到今日的荒芜贫瘠状态,既有气候、地质乃至天体运行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有垦殖、游牧以及因战事而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无论怎样,这些都证明了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要经过长时间的复杂变迁。
“中科院之声”针对上述网文中的中国西北“气候临界点在今年出现了”之说评论道:“这一波传播里有不少不严谨、似是而非的用语,需要认真讨论。其中公众和媒体对于科学语言的陌生和解读,可能是引起误解的真正原因。”在气候变化或者地质变化中,所谓“临界点”之“点”,当然不是以年为点,甚至不是以十年、百年为点,而是一个长时段。并且,即使是看似可作为“临界点”的变化较为剧烈的时期,也仍有可能继之以平寂或者反弹。西北气候变化的问题,以“中科院之声”的说法,“原来说的是个老话题”。因为“西北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型的研究在2002、2003年时已经由当时中科院寒旱所施雅风院士和沈永平研究员等提出过”。
上述网文中描述的西北部分地区降水增加、冰川融水径流增加、部分湖面上升面积增大、部分河流洪水增加、沙尘暴减少和部分区域植被地貌变绿等现象,中科院寒旱所施雅风院士实际上在2002年《资源环境》的文章里也已经提到过。但是,“在给出降水增多、部分地区植被改善、湖泊上升等变化之后,施雅风院士笔锋一转提出了问题:‘西北部降水量增长趋势明显,但在与蒸发增长平衡后,西北气候是否已确实出现由冷干向暖湿转变迹象,仍需具体深入探讨。’”“因此关于部分地区降水增多是否意味着西北正由‘冷干’向‘暖湿’转换,尚未有明确结论。”
不过,虽然“冷干”向“暖湿”转化的“暖湿化”趋势是否出现仍不能下定论,但最近一个阶段出现的西北部分地区的河流、植被以及地貌的变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此,应对这一变化,绸缪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却并非要以“趋势”的确论为前提。即使是部分地区或局部河川有所变化,也应做好应对局部变化的准备。当然,如果以此“做概念”忽悠大众,则当警惕并制止之。
这也正如“中科院之声”所披露的那样,随“暖湿”而来的是“很多人异常兴奋,并给中央写建议”,要“进一步加快开发的步伐”。中科院受托讨论分析后的结论是:西北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并不能说明水资源承载能力发生了质变。因此,绸缪预案可以,若借此“大干快上”则至少为时尚早。
(作者:尤棋杪,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