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芯片,关乎国运。正在遭受“缺芯”之痛的当下,国产集成电路芯片机遇凸显,在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有一家高科技芯片公司正在默默发力,冲破国外企业的层层掣肘。
在华澜微产品展示区,摆放着一块块具有标志性的芯片。“这些薄薄的芯片看上去毫不起眼,只有几毫米尺寸,可是里面排列着上亿个晶体管。”公司总裁骆建军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如果把一个晶体管看作房子和它的门窗,这块芯片的规模和复杂度将超过一个大上海。”
在骆建军看来,做芯片就好比造房子,其中的核心模块就如同房间里面的设施,如果整个房间是自己建造的,但里面的沙发、空调等细节部分都是买来的,这样还不是纯粹的“中国芯”。因为如果没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方案无法自主灵活修改,成本高,更无法避免留下信息安全隐患。“真正的自主可控的‘中国芯’应当是沙发、空调这样的模块都是自己设计,具有自己修改和改进的能力,才是真正具备信息安全防护的芯片。”骆建军说。
“半导体产业并不是靠花钱就能够砸出来的,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骆建军深知研发芯片困难重重,“想要设计出复杂的芯片,就需要从基础做起,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够建设‘高楼大厦’。”
然而,打好“地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数据存储领域被国外的企业垄断,各种存储介质和存储技术的应用也都是以国外企业领导的生态为主。华澜微是无工厂设计公司,公司集中力量优先解决数据存储方面的核心控制器芯片设计,把资本密集型的芯片硅片生产、封装测试交给专业的生产性公司。
“把中国人的信息存放在中国人自己的硬盘中”一直是华澜微的创业目标。华澜微2012年就开发成功中国第一颗SATA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实现了我国硬盘产业的重大突破。核心技术不断衍生一系列产品,华澜微已成为国内存储领域控制器芯片品种最为齐全的科技公司之一。
从存储卡控制器、U盘控制器替代机械硬盘,再延伸到固态硬盘(SSD)控制器替代机械硬盘(HDD),华澜微已明确下一步攻关目标是硬盘阵列控制器芯片。这类芯片是搭建大数据和云存储系统设备的核心,它相当于“骨架”或者“高速公路”,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硬盘搭建成为大数据系统,全世界能够做的厂商屈指可数。
“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当下,我们希望能抓住历史性机遇,提振对国产芯片产业化的信心,把‘中国芯’推上一个新台阶。”骆建军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告别“以牺牲利润夺取市场”的竞争方式,坚持积累和沉淀,靠核心技术和服务赢得市场,中国的芯片产业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