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世界看中国】
弗朗索瓦·塞尔奈斯是比利时瓦隆区埃诺省农业及农业工程中心专家、比利时海弗-孔多塞大学生物系教授,终身从事农业科技。1999年,他将比利时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无偿引入中国重庆山区,使当地的马铃薯晚疫病得到控制,产量大幅度增加,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马铃薯“白求恩”。他每年至少两次到重庆地区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中方对该项技术进行数字信息化处理后,形成了“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已在中、比普及使用,并推广到其他国家。2015年,塞尔奈斯教授获得了重庆市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奖励“重庆友谊奖”。2018年,他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塞尔奈斯教授在比利时的实验农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塞尔奈斯教授身材魁梧,说话干脆利落,握手的瞬间就能感受到他那双粗大的手传递出的温暖和热情。他对记者说,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让所有中国人受益。“三农”问题是中国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关注的大问题之一,旨在让所有人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他几十次到中国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合作,接触到的各级政府及相关负责人都非常关心农民的脱贫致富。他表示:“在中国没有看到绝对的贫困现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塞尔奈斯是布鲁塞尔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适逢欧洲的大规模城市化浪潮,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他喜欢大自然和动物,想学门技术为社会服务。读了法国生态主义者罗内·杜蒙的书之后,他坚定地投身农学,其中杜蒙的《中国的农业》让他认识到,农业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意义。1984年,他大学毕业后受聘去泰国工作了两年。回到比利时后主要从事马铃薯种植和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埃诺省农学院请他来负责学院实验农场的工作,一干就是10年,成为土豆疾病防控专家。
谈到同中国的缘分,塞尔奈斯说,1999年,他在比利时农业期刊上看到一份广告,比利时瓦隆区准备组织十几家比利时企业去北京参加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在另一份杂志上,又看到一份介绍在北京召开中国国际植物保护会议的广告。两个活动前后只差一周时间,于是他报名参加了这两个活动。而他到了中国才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而且马铃薯晚疫病在中国十分严重。
“在那年的会上,一位中国马铃薯专家建议我到川渝地区,尤其是重庆的山区去了解情况。”由于土壤贫瘠、耕地少、地势险,以及气候等原因,重庆山区的马铃薯晚疫病疫情十分严重。塞尔奈斯从重庆的巫溪县开始试点,无偿推广在比利时研究的“马铃薯晚疫病检测预警和防控技术”成果,获得巨大成功。为当地马铃薯增产增收,解决当地人温饱和脱贫致富作出了极大贡献。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要来中国,不仅自己来,而且还带来农学院的学生。
塞尔奈斯说,比利时和中国的双边马铃薯项目合作就这样开始了。不同国家的合作常常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语言不通而导致理解失误,但他欣喜地看到,比利时学生到中国看到和学到了与比利时不同的东西,中国人来比利时也了解到比利时的特色。“只有开放的合作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益”,他认为,双方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合作,比方把研究成果无偿地送给中国,而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将比方的防疫技术信息化,使其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便捷地使用。目前,这项技术不仅在中国各地推广,而且还在其他国家开始推广。
“中国有制度优势。”塞尔奈斯认为,这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政府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通过各级政府将中央的政策贯彻下去。为了保护环境和食品卫生,中国政府制定了减少杀虫剂使用的规定,各省都认真执行。而欧盟一直希望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但各成员国政策不一,目前仍在大量使用杀虫剂。为了形象地给学生解释中国人的精神实质,塞尔奈斯常给他们看一张他在四川拍摄的照片——十几个人正在用绳索和木棍抬起一根几吨重的水泥管前行。他说,要抬起一根沉重的水泥管,大家必须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他认为,中国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人勤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令人敬佩。他每次来中国都要回访同一批村庄,每年都亲眼见证其中的发展和变化,有些村庄已经变得认不出来了。他说,第一次看到的巫溪县城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村镇很相像,现在的巫溪可以和不少欧洲城市相媲美。“第一次去巫溪县花了两天时间,现在有高速公路,只需要6个小时。此外,还有空中航线和高铁连接。”塞尔奈斯说更为可喜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是充满人性的一项倡议,是一项非常积极的世界性倡议,欧洲国家应该积极响应,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
塞尔奈斯现在除了每年定期去中国“探亲访友”外,还组织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中国和欧洲之间交流,这是因为他始终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加强国际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友谊。他认为,双向交流应该不断扩大,让更多的人受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今年4月访华时,他特意带上了22岁的儿子。塞尔奈斯说,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反应快,接受能力强,欧中交流和友好合作的希望寄托在年青一代身上。
(本报布鲁塞尔9月18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