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

    新疆和田:致力打造“丝路鞋都”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30日 10版)

        “多年前我们来和田调研时发现,这里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不到一亩。这怎么发展?怎么脱贫?”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说。

        国务院参事室5年来一直关注新疆和田地区的脱贫问题。经过深入调研,他们发现,和田地区的253万人口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60万人,加之和田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齐备,又有国家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特别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一个全新的脱贫致富之路诞生了:建设“丝路鞋都”。

        和田地区行署副专员曾冠军介绍,为了发展制鞋业产业,和田地区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从土地、水电、厂房设施、劳动力培训补贴等方面给予极大便利及优惠。他说:“我们有辐射南亚、欧洲的地缘优势,我们有众多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我们还有优惠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这都为我们发展制鞋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

        总部在成都的新疆和田县鸿震远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震文2018年7月来到和田县设厂生产,到今年6月,企业生产销售两旺,已经有22家制鞋企业入驻他所在的和田县工业园区。谢震文说:“来到和田后发现,这里已经出台了多项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18年7月入住,8月就开始开工培训。现在整个园区有8000多名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此就业,其中80%来自贫困家庭,产能远远超出预期。”

        吾布力卡森木·白拉库尔班来自于田县仙别巴扎镇,现在是迈诺鞋业有限公司的质检员。他说:“我现在每天要检1000多双鞋,工资是按多劳多得计算的,现在我还不是很熟练,一个月也有1500多元的收入,最高的一个月有2400元收入,比我过去种地收入高了不知多少倍,家里的生活正在改变,相信我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和田县工商局负责人张健稳感慨地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到来,为我们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找到了出口。他们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了,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这样的生活他们很满意。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身份变了,农民成了产业工人,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我们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做好这些新产业工人的培训与教育,让他们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7月以来,来自全国制鞋业的企业家蜂拥来到和田地区,他们深入到7个县的工业园区里,考察了解情况,谋划着如何转移产业发展的问题。

        刘穗龙,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第一次来到和田后,发现这里为制鞋业转移发展谋划布局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立即拍板建设一个2000亩的工业园区,加入到和田正在建设的丝路鞋都的行列中来。说起自己的投资,他说:“没来过和田时总想这么偏僻的地方发展不会很好。没想到来了后才发现,这里恰恰是我国‘一带一路’经济核心区中向西开放的最前沿。这里离南亚、西亚都很近,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给和田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这对我们来说也是极大机遇。所以我们经过认真思考与协商,决定在这里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发展制鞋业。”

        曾冠军信心满满地说:“相信有这么多制鞋业企业家的支持与帮助,和田建设‘丝路鞋都’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打造100家企业规模,全地区将有30万富余农村劳动力得到高级培训,保障企业发展需要,共建‘丝路鞋都’。”

        (本报记者 王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