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作者:本报记者 李 慧 宋喜群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7日 16版)

        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举目远眺,察看林场整体风貌,听取武威市防沙治沙整体情况汇报和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日前,记者来到八步沙林场,听林场人讲述“六老汉”治沙的感人故事和他们治沙的新愿望。

        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在武威市古浪县南边的一个风沙口。“我们生活的土门镇距这个风沙口只有5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果不治沙,村庄可能早就被黄沙埋了,人就被黄沙欺负得没法活。”指着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里的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八步沙林场职工贺中强回忆说,父辈们治沙就住在简陋的“地窝子”里,吃易于储存的炒面、硬如石块的干馍馍,喝融化的雪水。

        再多艰辛也未曾阻挡第一代治沙人向沙漠进发的脚步。经过反复摸索,他们总结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方法。渐渐地,他们一棵棵亲手栽种的花棒、梭梭发了芽,一片片小手一样的绿叶在风里左右摇摆,沙漠也渐渐变绿了。

        作为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出于保护家园、守护绿色的朴素愿望,1991年贺中强从父亲贺发林手中接过了治沙的接力棒。从“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到“打草方格压沙”,从单纯压沙植树到发展沙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八步沙林场人创造性探索出多项治沙新技术,让沙漠实现了综合治理。

        从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出发前往“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造林现场,汽车在一条颠簸的砂石路上前行,4.5公里的距离用了近二十分钟时间。

        “我们的父辈治沙的现场就在这里,上世纪80年代一刮沙尘暴就飞沙走石、拔树揭瓦。”站在高高的山丘上,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感慨地说,你看现在这里满是绿色,治沙造林改变了附近的小气候,今年上半年降雨量超过了200毫米,这在这一地区是不多见的。

        “这里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同职工一起打‘草方格’的地方,总书记当时拿起一把开沟犁,同职工们一起干起来。”郭万刚激动地说,八步沙这个地方自然资源匮乏,我们也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总书记的关怀和勉励让我们感到既亲切又温暖。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代代把治沙事业传下去,让我们的家乡更绿色、更美丽。

        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老汉,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一步一步、一亩一亩、一方一方,把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治理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38年来,八步沙林场人共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封育管护面积达到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奇迹。

        “我们治好了八步沙,治好了八步沙北面的黑岗沙,又开始承包治理八步沙80公里外的北部沙区麻黄塘,向那里的15.7万亩荒漠发起挑战。”郭万刚说,现在麻黄塘沙区已经治理了8万亩,还有7万多亩需要治理,将在三年内把它们全部治理完。

        除了防沙治沙,在发展沙产业上,八步沙林场人也有了新的探索和思考。“2018年,我们发展起5000亩梭梭嫁接肉苁蓉产业,成活率达80%,这个产业市场前景很好。”郭万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公斤肉苁蓉售价40元,一亩地可产50公斤,这样算下来一亩地就能产出2000元。

        距离第一代治沙人造林现场五十米外的一个院落里,一个个如麦垛般的小屋零散分布,这就是八步沙5000只溜达鸡的“别墅”。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希望,这种沙地林下散养鸡的模式能给治沙经济带来新的希望。

        “去年养了5000只鸡,每只售价100元。今年扩大了规模,目前养殖规模在一万只左右。”作为新一代治沙人,郭玺还利用快手平台推销林场的“溜达鸡”,让林场的养殖产品有了更大名气。

        “未来我们将以八步沙林下养殖合作社为依托,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做养殖,通过回收产品带动农户增收致富。”郭玺说,他还在和林场年轻的技术员陈树君一起谋划养殖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为治沙经济打开另一扇窗。

        2018年底,郭玺和陈树君等年轻的治沙人在网上看到有关公益组织发布的治沙项目后,及时与对方衔接,争取到1000多万元的公益治沙资金,今年春季已造林2万亩。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治沙”的模式,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让八步沙的治沙力量越来越壮大。

        “植草木者国之富也,不植草木者国之贫也”,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大门口的标语赫然醒目、意味深长。“防沙治沙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科学治沙离不开年轻人的智慧。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治沙造林、绿化祖国的事业将大有可为。”郭万刚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李 慧 宋喜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