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美育如何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

    ——新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大家谈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1日 13版)

        刘纲纪 人物素描:郭红松

        曾繁仁 人物素描:郭红松

        董学文 人物素描:郭红松

        范迪安 人物素描:郭红松

        杜卫 人物素描:郭红松

        冯双白 人物素描:郭红松

        向云驹 人物素描:郭红松

        王德胜 人物素描:郭红松

    编者按

        今年8月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一周年。一年前,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访谈了国内数十位美育专家和艺术家,他们从不同角度畅谈如何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我们现在摘录部分专家和艺术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访谈嘉宾:

        刘纲纪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美术史论家

        曾繁仁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著名美学家

        董学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

        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杜 卫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冯双白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编剧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王德胜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社科处处长兼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特约主持人:

        宋修见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主持人:做好美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全面深入地理解美育的内涵、作用和实践路径等问题。如何把握处理美育与德育、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刘纲纪:说到底,美育是让人树立一种人生境界。中华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蔡元培说,你懂得美学,就会抛弃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就会想到别人。实际上,他讲的是康德主张的“美是超功利的”的观点。我们读了康德不一定就会有这种思想,但他讲得合理的地方是,把美学和人生境界联系起来了,这个很重要。

        曾繁仁:美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是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健全的人。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缺乏美育的人是不完全的人。美育还是情感教育,但它不是一般的情感教育,而是审美的情感教育。人的发展,只有感知与道德律令是不行的,还得有情感。科学让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道德让人明白应该做什么,审美则让人愿意干什么。康德古典美学话语体系中,最光彩的一句就是“审美是真与善的桥梁”,意思是审美让人从感性的人通过崇高过渡到艺术的理性的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所谓“生活的艺术家”,就是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社会、自身、他人,这样的人就是“生活的艺术家”。

        董学文: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比较核心的部分。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是美育的一个载体。但是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要远远超过单纯的艺术教育,不但范围上超过它,而且指向也比它更宏阔。虽然艺术教育也创造美,但艺术教育更多是要解决技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而审美教育是教人如何认识美、创造美的精神性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是价值观、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以绘画为例,审美教育不是说我会画画,要怎么画好,而是说我为什么要画,怎么通过画画提高自身境界,进而为这个世界创造美。因此,不能用艺术教育,特别是技术性的传授取代审美教育。

        范迪安:美术、美学与美育这三者互有关联,它们都以“美”打头,但是美育是统领美术与美学的更大的概念,因为一个“育”字,真正道出了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把学术的重点放到了教育对象身上,通过直指教育对象来反观施教的内容与方法,充实和完善有关美的理论。也就是说,美术从感性的表现出发,美学从感性经验的阐述出发,来构成对美育的支持;而美育既离不开对美的理念、内涵、形态等方面的阐述,更离不开具体的艺术实践。由此来看待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历程,我们的确还需要继续加强对美育在美术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的认识,要思考美术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如何通向与实现美育,把“美”的创造表达与“育”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提高对美育的认知,增强对美育的认识。

        杜卫:我觉得从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和创造教育三个方面定义美育比较好。美育的基本意义是感性教育,即保护和提升与理性相协调的丰厚的感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美育概念的现代性。美育是培养整体人格的教育,感性的发展有利于整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儒家主张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使德性内在化,从而形成悠久而丰富的美育思想传统。美育又是创造教育,通过激发生命活力,培养独创性直觉。美育的这三层意义是相互有内在关联的。

        冯双白:人类在面对命运挑战、应对外部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当一个人达到了真和善的境地时,就一定会有全新的眼光,会有一双发现美、认识美的眼睛,以及体验美、把握美的能力。所以,美育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美育不是灌输,不是让人死记硬背相关道理。日常生活中,向父母奉茶、问安,向最尊敬的长辈叩拜,夫妻举案齐眉等,这些都包含了美的力量。美是在实践中养成的,比如通过接受艺术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逐渐接近美的本质。

        向云驹:民俗学家有一个经典的观点,民俗是让生活更美的一种风俗,其关键词就是“美的生活”。一旦形成了某种好的风俗,老百姓自然而然就怀有对美的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形态和美好的情感。所以,后来的美学流派才提出了“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审美化”的观点。

        王德胜:美育为人们提供生命不断完善的价值导向。美育所“育”的,应该是人的发展能力。人的发展能力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学习基本知识的能力、学习专业技能的能力以及应对社会的能力等。我所说的“发展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做事”,更在于如何“做人”,即成为“真正的人”——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具备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能力。所以,绝不是开设几门艺术课程、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就算“美育”了。

    培养在人格修养和美学境界上高雅的彬彬君子

        主持人:“美育”这一概念虽然是近代由蔡元培、王国维等人引入中国的,但美育的实践在中国古已有之,并且在文化艺术创造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中和之美”“礼乐教化”“尽善尽美”等传统。如何理解中华美育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中国美育工作中,如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建构新时代中国美育体系?

        刘纲纪: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虽然找不到“美育”这个词,但中国人高度重视自然之美,认为这种美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人进入一种比一般生活更高的境界。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美育”。在中国美学史上,我们的民族历来都是从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去寻找美的。这是中国美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因为离开了这“两个统一”,人类生活中就不会有什么美。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在“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上,我们要高度注意自然生态的保护问题,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要因为发展生产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个体与社会的统一”看,我们要努力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曾繁仁:在编写《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的过程中,我们从卷帙浩繁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梳理中国美育思想脉络,一开始我们就寻找到“中和”这个概念并将其贯穿始终,提出“天人之和”与“中和之美”的观点。“中和”出自《中庸》里面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作为美学观念由荀子最早提出来,他在《劝学篇》中提出“乐之中和”的观点。

        董学文: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明确提出了美育工作要和弘扬中华传统美育精神联系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中国化的一种新的境界和新的表述。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有“五四”以来100年革命历程的熏陶,有新中国70年的宝贵经验,这些传统和思想应该成为新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最为重要的滋养。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

        范迪安:中华美育所形成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礼乐教化,人文化成。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美育精神的重要特点与核心内容。礼乐教化的主要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是一种相互关联的整体性美育。无论在人格还是心智上都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整体观,着眼于“君子人格”的养成,也就是人的“尽善尽美”,从而培养出在人格修养和美学境界上达到高雅、优美的“文质彬彬”的君子。二是格物致知,天人合一。中国农业社会文明自新石器时代产生以来,数千年孕育出了传统文化中对天地万物感知体察的“通和之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万物一理贯通”的整体性,以美立人的“礼乐教化”的基础在于格物致知,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的辩证思维,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的高尚品德,再到“格者,正也”的心物一体、天人合一。在实践中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感通心灵与万物,从人性化、人情化到审美化与艺术化,进而达到澄怀味象的审美境界。三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美育精神将美学与美育融贯在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统一中,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和不同文明的互鉴观,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主题。这既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上,同时也体现在中华文化内部的相互借鉴特别是多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上。在跨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代,我们应该对优秀的中华文明持有清晰的认识,在“和而不同”的世界里,自觉、自律、自信地参与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

        杜卫:我从整体上把中国美育传统概括为四点:第一,中国美育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家国情怀。中国人把礼乐教化作为修身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修身又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这是儒家积极进取的、心怀天下的哲学思想在美育领域当中的体现。第二,中国传统美育重视修身的内化,也就是“心育”,即对心进行培育或者叫作化育。第三,中国传统美育重视情感体验。中国人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心感物而动,就有了情,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就是这样来的,是情的产物,所以音乐是能感动人的。我们这里讲的“情”,不纯粹是情感,还包括事理。第四,中国传统美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是美育的方法论。美育的过程绝对不是灌输,艺术作用于人心的方式是熏陶、陶冶、怡情、养性,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这是我们中华美育传统关于美育方法论的宝贵遗产。

        向云驹: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美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关注民间美学、多民族美学这两种美学形态,它们更具实用性,能够推进美育实践的发展。美育不是简单的艺术教育或者学校教育,而是对整个社会的美的教育。以节日为例,春节要除旧迎新贴年画,要有扭秧歌、踩高跷、舞狮等表演庆祝;端午节龙舟竞渡要欣赏力量的美;中秋节赏月,要在月亮的意象里体味中国人祝愿团圆的美好情感。通过这些一年年重复的节日程式,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在心里形成一种美学的标准,引导我们实现对美的追求。而且,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审美形态,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中国美学的丰富性。我们要从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满足自身丰富多样且永无止境的美学需求。

        王德胜:中华美育精神本身就体现为一种实践性行为,指向人生的改造、人生的完善。而人生的改造和完善落实到实践中,要通过一系列的育人方式来实现。在一定的意义上,中华文化就是一种审美文化,它区别于西方的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讲法理统治、法理规则,提倡一种规则性的东西。中国人却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可以孤立存在,因而中华文化更具包容性。从这些方面来说,中华美育精神在实践层面张扬了中华美学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精神在人的发展层面的一种实践性体现。

    多出文艺精品,提高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

        主持人:美育与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条件有关。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加强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如何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做好新时代中国美育工作?

        刘纲纪:新时代中国美育工作首先要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何时代的美育都同该时代面临的任务分不开,孔子所处时代的美育同当时的历史任务分不开,我们今天的美育也是这样,因此一定要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当前美育的最高目标。一个时代的美育发展程度,和这个时代创造的文艺作品,以及从前代继承下来的文艺作品所达到的美的高度是分不开的。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董希文在1953年创作完成的油画《开国大典》,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罕见的精品力作,直到现在仍为广大人民深深喜爱,仍然能在美育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不断创造出文艺精品力作,对推动我国美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还要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一个时代的美育发展程度,与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密不可分。群众的欣赏能力越高,美育的发展程度也就越高。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高质量的文艺评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

        曾繁仁:今天我们正处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光有经济的复兴,没有文化的复兴,不可能有民族的复兴;同时没有经济复兴作为保障,文化复兴也会失去基础,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软实力是一种精神力量,现在我们太需要这种力量了。美育不仅要有艺术课程,更要融入我们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大学生的全部生活中。从校长开始,每一个老师都应重视美育、参与美育。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是一个榜样,他的见解和实践对后人影响颇深。他主办的学校把艺术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他提出了“生活美育”的概念,主张美育融于生活、生活融于美育,生活就是美、美就是生活。

        范迪安:在美术教育中突出美育,以美育推动美术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我们点了题、开了题。中央美术学院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解好题答好题,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要把美育贯穿于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我想其中有两层意思需要加强领会。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清晰阐述了美术教育和美育的关系。其次,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阐述的美术教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就需要进一步领会美术教育具体的价值、功能和意义。二是以美育推动艺术创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把“传世之作”作为我们艺术创作的目的,这和他提出的文艺作品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要求是一致的。三是要为推动社会美育作出贡献。我们要拓宽学校的社会影响,用具有高品质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服务人民,提升全社会的审美素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四是要把美育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我们要加强对中国美育思想的历史生成、独特观念、丰富形态的研究,加强对美育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建设任务、评价体系的科学研究,把握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中华美育精神在美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五是在国际交流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创造和中华美学,通过审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杜卫: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些急功近利,往往忽略了美育的特点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非常重要。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以德为先,这个“德”不仅仅局限在政治和道德范畴,而是以政治和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使人成其为人,教育就是要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冯双白:我们现在正在做一项工作,就是把舞蹈美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做一套新的教材,把礼仪、古诗词、中国经典故事和孩子们的舞蹈学习结合起来,把汉字知识、茶道文化等都融入其中,尝试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

        向云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中间出现了“美好”,说明整个社会对“美”有强烈的需求,因此,美学和美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把美学和美育放到更宏大的视野中去看待,看清楚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明确美育现在承担的不仅是艺术教育、艺术鉴赏、艺术创作,还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相关。把美育工作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这是美育工作的重要转折,也是美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