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河北篇】
70年薪火相传,70年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北与祖国共奋进,燕赵大地沧桑巨变。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年来,全省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奋力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高质量发展,河北“颜值”不断跃上新高度。2013年以来,河北铁腕治霾,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全省钢铁产能压减累计超过8000万吨,一批玻璃、煤炭、水泥等产业退出,工业污染排放大幅降低。2018年,河北全省优良天数平均为208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8.1%。近年来,河北还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形成护佑京津、雄安新区和华北平原,优化京津冀区域生态空间安全的格局。现在河北大部分时候晴空万里、风清气爽。
“颜值”持续提升,内涵也不断增加。仅2017、2018两年,河北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是此前历史总和的1.5倍,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河北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服务业首次成为第一大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5%。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河北重点区域投资增长提速提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发展势能。其中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同比增长12.5%,一批从京津承接转移的高附加值项目为河北省投资结构调整带来积极变化。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奥运村项目、崇礼区冬奥核心区地表水厂及输配水管网项目和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等大批项目进入集中建设期。
高质量发展有颜值、有内涵,7500万燕赵儿女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河北各地各部门紧扣重点任务,找差距,抓落实,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为民服务解难题,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向人民群众亮出了一份厚重的“年中成绩单”。从多项政策扩大就业到棚户区改造,从农村危房改造到新建、改扩建校舍,从便民市场建设工程到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新居、实现了就业,享受到了源源不断的生活、工作便利。截至7月底,河北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1.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9%。为推进20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河北还探索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对各项民心工程全部建立台账,逐一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及标准、资金筹措渠道、投入方式和工作流程,以确保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民生政策红利。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