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
读博士不等于做学问,做学问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快乐。事实上,很少有人天生就适合做学问,但选择做学问就得面对其带来的痛苦与折磨,这就是在智慧中经历痛苦,痛苦过后就能发现探究问题的本身会带给你巨大的满足与充实。
好奇心与主动性:钻研必备的非认知能力
如果打算跟做学问长相厮守,好奇心与主动性是促使持续做学问的动力源泉。
首先是好奇心,这源于对所做研究领域的爱和信念。有没有听完一场讲座,感叹之余还想问一堆“为什么”?有没有看过一篇论文,想立即跟作者交流心得体会?有没有脑子里跳出一个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的?这便是一种好奇心(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为灵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是年轻的我们所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因为我们年轻,思路比较开阔,因为我们还没有很深的研究功底,即使很大程度上源于“无知”但也容易触发新观点。
我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档,存放着大量我临时起意的想法,其中可能是一个标题,也可能是一段思考,目前这个文档已经有3页,最早的一条是2017年9月19日记录“高考当日气候(下雨、气温等)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利用广西高考数据,匹配高考当日的气象数据”。对这些我会不断更新、不断存储,过一段时间在完成手头工作后拿出来看看哪一个想法更深得我心,同时又具有可行性,我便会挑出来实践。我和一些博士同学交流,大家经常感慨自己没有研究思路,我觉得一部分原因源于这种好奇心没有培养起来,而是只看跟自己研究相关的论文,导致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窄。事实上,坚持看主流媒体的新闻,比如《光明日报》,每月会花大量的时间浏览期刊的最新文章(至少是标题),看《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摘选的文章,既会对本领域的研究趋势有所掌握,也能渐渐提升自己对研究问题的敏感程度,我自己就因此受益匪浅。
其次是主动性,积极地想要做些什么这种人格特质或非认知能力,能够帮助应对读博中面临的困难和做学问中所遇到的坎坷。意识到主动性的重要性是工作的良好开始,因为你想、你想要、你想要做……都是从你的角度出发,这是你愿意持续付出努力的最好方式。主动性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负责,虽然导师某种意义上会对博士生负责,千方百计督促、甚至带着解决毕业发文,然而毕业后谁又会来督促呢?如果一个人不调动起这样一种积极的态度,那等待着他的就是被筛选机制所淘汰,即使现在碰不到,未来也一定如期而至。
更高一层的主动性表现为对自己关注问题的执着与坚持,并且希望在这些方向上获得导师的支持,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我见过好几位出色的博士生都具有这样一种特质。当然,这是建立在与自己导师的良性互动上,我很庆幸我的博导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比如专项招生计划研究),并且给予很强的资源支持,让我能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主动性。
努力与“厚脸皮”: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我还想说两点,就是努力与“厚脸皮”,对于在天赋上比较优势不明显的博士生,只能靠后天的努力和用对的方式来努力来弥补。
其一是努力。凡事都要努力,但我们有时无法想象优秀的人是多么努力。对我影响特别大的是我的博导和硕导,他俩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第二个到学院开始工作的(只要是不出差),我有一段时间每天7点半到学院学习,就看到他俩办公室的灯已经亮了,他们是我奋斗路上的两盏明灯。有一句话现在很流行:比你天赋高、更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做学问就要保持这样的努力状态与学术习惯。
我的同门博士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本硕是语言类专业,现在做的是偏组织理论方面的院校治理研究,读博两年以来刚完成本专业的第二篇研究论文。在写小论文的过程中,她阅读了大量的英文文献,不断发现自己的新想法和观点被国外学者写了,以至于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因此研究推进的速度非常慢,有点儿沮丧。但是,我认为她在阅读英文文献的投入程度远超过大多数人,实际上她已经逐步掌握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脉络,在构建自己研究价值观和储备理论知识,所以我相信也期待她出的研究会是一篇精品。学术研究中努力不一定是立竿见影有回报的,但是我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就在未来的某一天。
其二,是“厚脸皮”。在学术研究中,厚脸皮意味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意味着要去寻找支持自己做学术的资源,意味着需要不断推介自己的研究,也意味着向更多的人请教并让他们愿意教你。对于刚起步的博士生而言,研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而是去听多方面的观点、建议与批评,而好的学术批评通常非常尖锐。把自己的研究投递给一些学术会议,并且争取汇报机会,对于博士生而言是难能可贵的检验自己研究的机会,特别是那些高质量、小范围的学术会议,常常会给出非常精准、独到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自己完善研究。
同时,这样一些公开的学术场合也是认识学术领军人物、优秀青年学者、期刊编辑以及优秀博士生的机会。能不能在这样一些场合去交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样做会不会很功利?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只知索取上的狭隘的思想。一个好的学术共同体一定是建立在知识共享、互相交流、共同成长的基本信条上,优秀的学者一般都是乐于与别人分享的,在教育领域更是这样。交流学习让研究者可以进一步去学习从而改造自己,并在不断地学习与试错中认识很多师长和朋友,大家彼此可能没见过面,但一提到姓名和研究就好像老朋友一样,这才是学术圈带来的真正乐趣。
(作者:吴秋翔,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