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5版:红船初心特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15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苏区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作者:本报记者 李笑萌 尚文超 胡晓军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6日 05版)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的田园,处处生机勃勃景色宜人。朱海鹏 摄/光明图片

        梁勇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李国生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陈安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调研行·圆桌对话】 

        嘉宾: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 梁勇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赣州市社联主席 李国生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赣州市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主任、苏区精神研究所所长 陈安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笑萌 尚文超 胡晓军

        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如今,战争年代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需要弘扬苏区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今天本刊邀请了三位嘉宾,围绕新时代如何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进行对话。

    1.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

        记者: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理解它的精神内核?

        梁勇: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的屠杀,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领导发动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并建立了新中国的雏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区精神就是在苏区的开辟与发展、反“围剿”斗争和中国共产党苏区局部执政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时期创造和培育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把苏区精神概括为28个字,其中坚定信念,突出体现在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求真务实,突出体现在“反对本本主义”;一心为民,突出体现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清正廉洁,突出体现在“自带干粮去办公”;艰苦奋斗,突出表现在“创业艰难百战多”;争创一流,突出体现在创造“第一等的工作”。

        李国生:苏区精神是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凸显中华民族和中国无产阶级优秀品质的革命精神。它的内涵博大精深,其中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内涵,较多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而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争创一流,即较显著地体现了苏区时期的原创特色和个性。中央苏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她成为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苏区精神,就是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建立红色政权,探索治党治国治军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一心为民”,也就是执政为民。“一心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苏区精神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义。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践行和完整地体现是在中央苏区,特别是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后。因为只有开辟了中央苏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我们党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开始学习执掌政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正是苏区精神给予我们的重要经验和规律性的启示。

        陈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割据的斗争,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在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军民开辟了中央苏区和闽浙赣、鄂豫皖、湘赣、湘鄂赣、西北等十多块苏区根据地。其中,中央苏区是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块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谱写了苏区建设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新篇章,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2.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链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记者: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和培育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该如何理解苏区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的关系?

        梁勇: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拥有一些至为高尚的共同元素,但又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产生的各具个性的精神形态。苏区精神既蕴含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出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苏区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之间又有着传承和发展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苏区精神承上启下,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发展,又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就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之间的关系而言,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又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得以继承和发扬。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李国生:井冈山精神毋庸置疑是苏区精神的源头,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深化和发展。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苏区精神中“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执政宗旨,“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洁”的自律意识等等,是苏区军民对中国革命精神谱系建设作出的独特贡献。

        苏区精神又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源泉。赣南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苏区精神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中发展和铸就成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并在陕北开花结果,发展为伟大的延安精神。在这样的传承中,苏区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以及建国以后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承接关系。

        陈安:苏区精神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彰显了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先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后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的重要来源;后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先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升华。就苏区精神而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苏区精神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发展。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展现的坚定信念,“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展现的艰苦奋斗作风等等,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深化和发展。启下,即指苏区精神是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先河和源泉。苏区精神在红军长征中发展凝铸成伟大的长征精神,并发展为伟大的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因而,苏区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都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都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

    3.苏区精神是党和人民一直以来攻坚克难的重要精神支柱

        记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弘扬苏区精神的?

        梁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苏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发扬革命传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很多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曾到赣州,关怀慰问老区人民。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动创先争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苏区精神,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融入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李国生:苏区人民对苏区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深入血脉的。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同志对时任江西省省长邵式平说:“你们江西老表把一碗饭划一半给兄弟省份吃吧。”苏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苏区“无私奉献”精神,主动调出粮食的70%支援灾区。改革开放以来,苏区人民坚定信念,牢记使命,解放思想,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始终保持着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以崭新的面貌全力以赴地推动江西的改革开放事业,工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先行先试,发力赣鄱大地,可谓“一声春雷震神州,赣江两岸起新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尤其是原苏区党和政府把苏区干部好作风带回老百姓身边,抓实抓牢从严治党工作,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毛泽东同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精神内涵贯彻落实到广大干部的工作中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抓实抓细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把革命年代一心为公的模范县模范乡再度树起来,在赣南城区,建立起两城两谷一带,走出了一条生态工业之路;在赣南农村,建立起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县、示范乡;内陆的赣州南康县域,建起了驰名中外的家具产业,还建起了赣州港,开通了中欧专列。因为继承和弘扬了苏区精神,我们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有了攻坚克难的勇气,有了创造苏区人民美好生活的信心和自觉行动。

        陈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11年11月,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首次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并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4.苏区精神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记者: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如何理解苏区精神的当代价值?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该怎样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

        梁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我们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可以提振民族的自信心,更好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因此,苏区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其一,要从苏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其二,要从瑞金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求真务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当好人民勤务员。其四,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苏区干部好作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工作。其五,为政清廉,取信于民,在持之以恒整风肃纪中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李国生: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至少可以概括为:苏区精神彰显了坚定信念的精神,是我们进行新长征再出发、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苏区精神蕴含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苏区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执政理念,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凝聚起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奔向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的教诲,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干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搏击者;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去跨越无数的“雪山”“草地”,征服众多的“娄山关”“腊子口”,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陈安:苏区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弘扬苏区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结合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不断赋予苏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第一,要坚定信念、高举旗帜。革命理想高于天。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便有力量。新时代,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统揽“四个伟大”历史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第二,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新时代,我们要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身入”更要“心至”,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准短板弱项,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清正廉洁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多,要走的路仍然很长,必须把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第四,要关注民生、一心为民。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第五,要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新时代,我们要怀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开创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