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上流传,引发争议。有网友“讥讽”,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还真是研究了个“屁”。也有网友读后评论称,看似无意义的被嗤之以鼻的事物,“深究起来,是严肃的事”。媒体发现,该论文写于2007年,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在职硕士高建伟。彼时,高建伟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
与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各种“高大上”的论文比起来,仅看《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这个标题,不少人或许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篇论文“难登大雅之堂”。但细究起来,其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人体排出废气的自然行为及现象如何从一种生理行为转化为一种社会忌讳的过程,从中揭示这一运作过程的复杂机制,虽然可能卑之无甚高论,但也的确算得上是一种严肃研究了。
与这篇论文稍显另类的研究主题相比,旁观者对该论文的围观态度其实更耐人寻味。我们似乎长期以来习惯了论文主题就必须“高大上”,必须具有实用性,最好能够解决某个问题。然而,诚如专家所言,论文能否写好,关键在于态度是否端正。就算选题“高大上”,但态度不行,一样白搭;相反,如果学术态度端正,题目再怎么光怪陆离,也一样可以讲成经典。
可以说,当前的本科生、硕士生论文,在选题上的偏差,并不在于切口小,关注的事物不够宏大,而是恰恰在于容易陷入对某种“高大上”主题的路径依赖之中,缺少自己的发现。事实上,一些论文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可能超出了本科生、硕士生的学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习惯性偏好,也是学术不规范现象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知道,只要学术态度端正,有自己的分析、解释框架,并且在合理利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够自圆其说,再小切口的论文恐怕也胜过那些主题“高大上”却又空泛、人云亦云的假大空之作。
因此,这篇论文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结论有多么深刻,而是它展示了作者对于身边现象的观察和洞悉能力。如该论文的指导教师所言,“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挖掘,没必要总去重复一些意义不大的选题,一些看上去另类或小众的选题往往更值得思考,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而现今我们的很多学生可能并不缺对宏大主题的热情,而是缺少对生活中事物的发觉和研究能力。这其实也是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在这种背景下,以身边现象为切口、能够展示自己观察角度的论文写作方向,恰恰是应该被鼓励的。
近年来因选题独特而受到大众关注的论文不少。如去年浙江大学一位传播学硕士即以“吸猫”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做了一番研究。该篇论文尽管在舆论场上也同样引发了争议,但最终得到了盲审老师和答辩老师的认可。都在说当前社会的思想、观念变得多元化,如果这种现实不能在大学生、硕士生的论文主题中得到体现,这才是不正常的。而相比较于当前一些学生论文的另辟蹊径,最该引起关注的,不是他们的眼界打开了,而是既有的学术评价体系能否对这些新想法、新思维,有更多的包容和接受能力。
与之相对,当类似的以“吸猫”“屁”为主题的论文引发关注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一些看似“高大上”的论文题目实则是假大空、跟风之作,一篇从身边小问题切入的认真论文,更显诚意。
本科生、硕士生论文写作,只要合乎学术规范,能够自圆其说,都不应该受到苛责。一篇论文的价值,比起主题的“大”“小”之别,内容上的充实与虚空,态度上的端正与投机,才是最本质的差异。因此,固然不必倡导刻意追求标新立异,但也不能因为主题“小众”,就对另辟蹊径一概加以否定;宏大主题当然需要研究,但也不应该仅凭主题“大”“小”就来定义一篇论文的价值。
(作者: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