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

    夯实文化建设根基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陈祖武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31日 05版)

        今年以来,山东省荣成市以获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组织文艺志愿者走基层、进万家,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杨志礼摄/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对此,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坚持”的要求,准确地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责任、重担任的精神品格。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判断。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中华文化以民为本,礼乐奠基,和而不同。古往今来,以全民族共同利益为出发点,讲责任、重担当,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品格,也是中华学者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从先秦时期,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发轫,经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直到明清之际顾炎武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洋溢其间的是可贵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一言以蔽之,就叫作“以天下为己任”。“四个坚持”的要求,植根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与时俱进的高度历史责任,并同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科工作者艰苦创造性劳动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精神品格的划时代的升华。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以文化人、移风易俗”的时代任务。夯实建设文化根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主张,如何去实现这一主张?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不仅强烈地感受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民成俗”“文以载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融入历史的前进步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也真切地看到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思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坚实步履。

        第三,夯实文化建设根基,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文保障。《礼记》中的《学记》篇有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句话是说,依靠精神教化来涵养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定要从学习入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教关乎国运,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沿的一个好传统,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所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既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又通过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反作用于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前进。因此所谓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是要归到全民族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本质是人,立足点在人。我国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过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耄耋垂老,终身皆在不间断地接受教育之中,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体成员文明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呢。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要求,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根基,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文保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四个坚持”要求的深刻内涵,牢记使命,严格自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作者:陈祖武,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