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一带一路”建设:

    以青春力量推进文明互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25日 07版)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当地学生演唱中国歌曲。新华社发

        钟新 郭红松绘

        孙敬鑫 郭红松绘

        冯应谦 郭红松绘

        藤依舒 郭红松绘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钟新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  孙敬鑫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联席所长  冯应谦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  藤依舒

    1、相关国家青年认知中国文化更为清晰

        光明智库: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根据您的研究,经过近6年来的建设,当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民众,尤其是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如何?

        孙敬鑫:2013年以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持续开展中国国家形象年度全球调查,“文化”是重要话题之一。2018年的调查涉及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22个国家。数据显示,中餐、中医药、武术是受访者心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三元素。海外51至65岁的受访者中,选择孔子、儒家思想的比例显著高于年轻群体。比较而言,年轻群体对中国的科技发明更认可,对文化典籍和文学作品的喜爱比2013年有所增加。

        藤依舒:“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了解中国的意愿正逐年递增。北京师范大学持续开展的“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跨国研究项目发现,近七成“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有兴趣。其中,“中国人文资源、中国生活方式”更能吸引其关注,超过86%的受访者对参与体验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很感兴趣。这说明,在“一带一路”这条“文明之路”的联通作用下,各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更为清晰。

        冯应谦:跟6年前相比,香港青年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加深了。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宣传“一带一路”,大学也举办相关活动,开展“一带一路”研究项目。香港青年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旅游较为活跃,也开始在这些国家工作。

        钟新:我接触到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好感度较高。他们希望通过基础设施改善和就业机会增加给更多人带来机遇,期待“一带一路”建设帮助他们改变贫困面貌。尤其是年轻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种项目,为国家间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2、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活动卓有成效

        光明智库:“一带一路”建设近6年间,我国政府、民间为了推动文明互鉴尤其是青年文化交流,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举措?

        孙敬鑫:习近平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根本遵循。原文化部推出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团中央等部门也在着力推动中外青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办文化年,连续在海外组织“感知中国”“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欢乐春节”等活动,效果越来越好。随着“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的成立,文化领域的具体合作也日益机制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国文化中心陆续建立,文化交流迎来难得契机。据了解,即将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一场分论坛就以“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为主题,我们拭目以待。

        冯应谦:对青年而言,最有效的交流途径莫过于通过旅游、打工度假等方式亲身体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风土文化,目睹“一带一路”建设成果。香港媒体也经常报道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活动,我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也经常举办相关论坛,在交往中增进彼此的文化交流与认知。

        藤依舒:从教育实践来看,对外汉语教育有效地激发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截至2018年年底,国家汉办已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立孔子学院153所、孔子课堂149个。2013年启动的“孔子新汉学计划”,累计资助超过600名青年学生和包括汉学家在内的学者在中国攻读学位、研修或开展学术研究,资助700多名青年领袖和业界精英访问中国。

        教育交流活动的推进,有效带动了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例如,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6年起,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作为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持续开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的民意调查,对如何“一国一策”开展文化交流进行智库研究。

    3、擦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品牌

        光明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有哪些文化产品与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何擦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品牌,把跨文化传播做深做实?

        孙敬鑫:不久前在我国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启示我们,对外文化交流不妨多借助民间力量,多聚焦青年群体,增强内容现代性和传播互动性。主题策划上,对不同国家的青年群体开展深入调研,实现新话题“常新常做”,老话题“常做常新”。要注意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讲中国文化的故事,用碎片化的社交媒体语言展示中国深厚博大的文化形象,找到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上的共同点和互补点,提升各国青年的文化认同感。

        藤依舒:通过国家形象宣传片、网络游戏、影视作品传播包括熊猫、长城、中医、算盘等在内的中国文化符号,能够给外国青年留下深刻印象。而外国青年来到中国后,会发现文化的丰富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事实上,更多带有当代中国特征的文化元素仍然游离于国际文化视野之外,提示我们:中国文化产品或活动走出去时应避免“偏传统而轻现代”的倾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国政府以法语推广带动文化传播,逐步奠定法国在世界文学、艺术、哲学、建筑、时尚领域的先锋形象。日本政府以文化立国,打造剑道、花道、歌舞伎等国家文化品牌,又借助动漫、游戏、影视等创意产品强化文化传播。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加以借鉴。

        钟新:文化项目走出去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电影、电视剧有一定影响力,一些民营公司在亚洲、非洲推出的各类节目也逐步产生了较好的市场收益。“请进来”方面,仅就媒体界而言,中国记协组织的各类国际记者交流项目、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的国际记者交流项目等,都对促进中国与各国媒体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4、找准共情点:让故事更入心,声音更响亮

        光明智库:有网友贴出一则故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准备在会议间隙播放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他在请柬上写道: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后,观众反响热烈。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在提升青年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好“共同性原则”,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唱响?

        孙敬鑫:2018年5月,我在巴西参加智库对话活动,有位参会的当地学生找到我,表示想来中国学习,但有些担忧。我跟她讲了自己从山村来到首都北京的成长经历;又聊起来巴西之前,对当地的治安也有担心,但百闻不如一见,其实收获颇丰。几个月后,她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我回复她:一个精彩的、有活力的当代中国肯定不会让你失望。这次经历让我确信,文化交流必须把文化融入细节之中,把看不见的文化转化为看得见的行动和语言,故事才更可信,声音才更能走进人心。

        藤依舒: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中,应当寻求彼此共有的价值观念区间,在保持文化身份的同时,客观看待文化的丰富性。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蕴含在期待视野中的传播才是有效传播。应鼓励青年人将视野从文化的特殊性和对异国风情的猎奇性,拓展到对文化普遍性规律的探寻中。

        钟新:从接近性角度选择“共情点”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周恩来总理就很懂得以目标观众熟悉的西方歌剧介绍中国故事,帮观众找到共鸣点、共情点、共享点。

        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很多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对中国高铁、高速公路感兴趣,希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活状况;他们关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消费领域新变革,期待以此享受生活的便利与时尚。把握青年的关注和需求,让他们成为“一带一路”故事中的人物,中国故事才能更有效传播。

        冯应谦:我把这个经验总结为“本土化传播”。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青年接受的外来文化越来越多,他们究竟对什么文化特别有感觉呢?关键是融合传统与现代,让与青年有切身关联的事物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5、织就文化互鉴的坚实纽带

        光明智库:“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如何在尊重共性又体现个性,博采众长又不失自我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凝聚青年力量、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交流路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织就坚实的文化纽带?

        孙敬鑫:据初步统计,“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仅语言就有2500余种。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价值;这些独特的文化之间,又有很多共性的内容。文化差异性证明了沟通交流的必要性,文化共通性为学习借鉴提供了可能性。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在实现这一愿景的过程中,文化纽带必不可少,青年的参与必不可少。在理念上,要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在活动设计上,要坚持共商共建的标准;在具体操作上,要坚持互动对话,避免单向灌输。

        冯应谦:香港亚太研究所开展了一个青年项目,让学生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拍摄当地青年对“一带一路”的感受和认识,并做好后期语言、视频编辑、剪辑工作,以此向其他人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我想这就是一种文化互鉴与交流。

        藤依舒: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代表回信时,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勉励他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努力。青年群体正处于探索世界多样性和可能性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让不同国家的青年通过教育、旅游、创新经济项目等方式互动交往。青年不仅应当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受益者,更应当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发挥他们的活力与智慧。

        钟新:今后,应该鼓励更多中国青年学生走出去,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参加项目或攻读学位,更好地激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力量。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斯敏、张胜、蒋新军、姚同伟

        实习生 王美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