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201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国球队与世界强手争锋,让前南斯拉夫地区傲人的足球底蕴流传。同年笔者进行了一次巴尔干半岛行,当地人民展示出的文明底蕴,更加值得玩味借鉴。
1.与自然文明零距离
“联邦公路”窄而平,对于外来者的好处是它可直面乡镇、丘陵、村舍、田间。真实的学校、金色的田野、恬静的树林一幕幕闪过,少有围挡和区隔感,仿佛人与当地环境和自然交融一体。完善的路标体系在窄道边也一丝不苟,连绵绿色植物夹道相迎的克罗地亚路段,屡见“鹿跳”图案警示牌,有的在图案下方还有2000m提示,颇令人遐想:周边林草中会有怎样丰富的生物种类!
自然文明的峰值,当属克罗地亚十六湖公园,即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普利特维采湖群国家公园,它因上下游为16个湖而得名。见过其湖水景色、了解相同地质成因后的中国游客,将其称作“欧洲九寨沟”。十六湖流动的活水呈浅蓝色,景观大开大合、壮观叠现,人或位于其中,或逶迤相伴,或仰其壮观,或俯其宏大。十六湖与九寨沟的共同点,是它们的水体、岸坡、空气都十分洁净,未遭污染侵扰。
船上游程,重在观水情赏山色。一艘艘能乘百余人的游船悬挂“格子国旗”,驶离码头后人们回首,便可领略上游方向自石块缝隙而出的涌流激水,落差不过两三米,却因断面上的雪白多股引人注目。下船走上栈道,重在观瀑势、亲水趣。人们移步换景,随级级跌水喜色连连:脚下板缝有半尺水头跳跃,背后瀑挂时宽时窄,轰隆声不绝。顺一跨涧栈道走过相对的一溜矮瀑,当以为相似景观将告结束时,很快会发现刚刚一番的平缓不过是新精彩的前间奏,右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处十几米高的瀑布。顺阶到底,才知更壮观的景色尚在左前:另一条河形成高30多米、宽近20米的峭壁“薄膜”,仰视中飞流直下形成的水雾甚为壮观。之后的“谢幕”仍有精彩:当游人返身登上山巅走向出口弯道处,方见总揽美景“压轴大戏”的最佳位置。眼前斜下方,近似弧面山体的四帘飞瀑汇入两级翠潭,湍流消失在绿荫掩映的山谷之中。
与自然文明的零距离,当举保加利亚历史和当代两个维度的佐证。
历史的维度指距鲁塞城不远的岩洞教堂。12世纪末,无数僧侣以百余年的接力劳作,沿大河两岸、于大山崖壁,开凿了数百处教堂和修道院。叫伊万诺沃的一处,1979年列入联合国首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沿小路攀到山梁后豁然开朗:远为辽阔的高地草甸,近前峰峦叠嶂、山高林密谷深,自然之美尽现;贴着陡峭石崖,可能于已有自然洞窟扩展凿修的“教堂”,单间就五六平方米的样子,总体三间也到不了20平方米。涉足化身山林一粟的“岩洞教堂”,能够想象当初建设之艰难、生活之艰苦。就此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人们也可理解其跻身首批世界双遗产的缘由。
当代的维度指保加利亚的国花“玫瑰”,卡赞勒克市凭借自然物产以文化经济安身立命。从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每年逢六月的第一周,都举办保加利亚“玫瑰节”。在市区有玫瑰花园、玫瑰博物馆。赴乡村玫瑰谷路上,有连绵的玫瑰种植田。笔者一行于玫瑰庄园品尝了玫瑰酸奶,体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幸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2.与历史文化零距离
进入巴尔干诸国,深感这里有无数关于历史文化的纪念物环绕着人们,太多主题鲜明的记忆场所就植根于社区,关于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正在民间代代相传。除去宗教文化代表作的各色教堂外,千余年、数百年、现当代重大事件的遗迹,与当代生活及设施呈彼此镶嵌和相互映照之态。街道上与社区中,浮雕、雕像、建筑小品的密度令人咋舌,它们与房屋、园林、人类活动,构成互为你我、交织包容的鲜活生态。
普罗夫迪夫是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堪称巴尔干半岛有形记忆场所密集地,是当代人与历史文明共存的典范。从酒店前广场逐级而下,便可置身于大片古建筑遗址之中。访者在这里可手触可倚坐,欣赏感受在别处要被圈在围栏中玻璃下的实物历史。此类遗址断续延伸:在干线公路旁、立交桥下、过街地下通道中,哪怕一公里外的市镇中心,也有它们布局多样、结构相异的身影。它们活在商铺林立的老街,点缀在酒吧旁和游人椅边。十字街口有两个重要遗迹:一是罗马时期的万人运动场一端弧状看台局部,一是古墙局部。街面有微缩模型示意当年全貌:前面三座凯旋门并排,后面的运动场,长度为宽度的四倍。对角两个旋转阶梯可去底部,细观石阶看台、拱形通道、到古墙间的建筑遗址。相距十几步的街心公园,面积仅百余平方米,却有树木、有雕塑,中间的空地内鼓外低略显球状。从外围向中心镶上块块铜板,上面刻字为年代、人物、事件。
商街背后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七座山”景观带。“山”都只有几十米高,盘山硬石路两侧布满18、19世纪的老建筑,教堂、修道院式样居多。不过如今多有新用:不少辟为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有一处似为中国文化馆:家长带着中小学生模样的子女,身着中华传统服装在其中参加集体活动。有一处变身幼儿园:隔窗见到幼童们欢快地在院内草坪和器材上玩耍。徜佯其中吸引目光的,是各种“有形记忆物”:嵌在楼门边墙面的小小的头像浮雕,可能仅是地方世家中一员;山路一角的古器物造型,可能仅是区域的生活标志;位于两山鞍形部位、主体完整的罗马露天剧场门前的音乐家铜像,可能仅是本城名人……剧场能容数千观众,石阶看台摆放的坐垫、通道上架设的照明灯,说明它服务着今天的人们。踏上山顶,仅剩瓦砾乱石和柱脚墙基的大型古城堡遗址就在脚下,古老的普罗夫迪夫城区则尽收眼底。俯瞰“小型化”了的那教堂、那清真寺、那有了年头的土耳其浴室、那车辆穿梭的纵横街道,古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更是现代与历史同在。总统府后院就是公开参观的大块遗址,其代表是已无完整外观、墙皮尽失仅剩砖体却仍以展览功能运行的教堂。总统府与总理府之间的广场大道,地下全部为遗址,宽五六十米、长五六百米的地下空间,透明篷顶提供了足够的白天采光,也使抬眼现代、低眉古代近在咫尺。索菲亚著名的地铁车站,电梯口是遗址陈列,出门则路过长百余米、宽20余米的古罗马废墟,来自各国的游客或坐或立在摄影留念……
若说当代生活与历史文化结合更紧的,一是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市的戴克里先宫与古文化,一是波黑莫斯塔尔市及当代灾难文化。
戴克里先宫,是戴克里先在3世纪修建的退位后居住的城堡式建筑群。工程浩大宏伟,虽遭几经损毁,格局框架犹在。作为克罗地亚最悠久的历史现场,尚存最著名的罗马帝国遗迹之一,既是人头攒动的旅游胜地,也是数千民众的居所和经营场地。登上高高的台阶即到戴克里先宫的中心:由复建的高塔、后建的楼房、残留的神殿包围的长方形小广场,这里常常挤满了人,除了集中重要文物外,有扮作埃及艳后的女子在罗马柱间石兽身上做造型表演,还有众多或有同样装束、或穿古典贵族服装的美少女在人群间亮相,帅哥们则多着古罗马士兵盔甲,他们的青春靓丽之气扑面,吸引游客纷纷向前。这一切与有门票和无门票的各个景点一起,热热闹闹地唱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大戏,地方旅游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大戏。历史文化遗产带来的生计盘活了整个城市。
波黑的莫斯塔尔是因一座老桥被命名世界文化遗产。据说桥始建于15世纪,为白石砌的拱桥;不能走车,只可过人。站上一试,虽然有一道道立着的石棱,但是桥面光滑如镜、即便扶着桥栏行走仍觉危险。
莫斯塔尔在20世纪90年代历时三年的波黑战争中,是残酷战地之一。激烈争夺不仅导致古桥被炸(现桥系复建),而且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一落千丈。进入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大家很容易就在沿街楼房上找到一处、两处……难以计数的弹痕;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看到两座在空袭中被炸的办公大楼触目惊心,正面覆盖的大幅军人画面增加了后面残骸狰狞的警示意味。被美军导弹击中的中国使馆原址上正在施工,很快地上八层、地下两层的中国文化中心将负新的使命面世。工地围挡外有一塞国政府所立纪念石碑,用中文铭刻:“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任何民族只有永远和历史文明同在,在享有幸福的激励与感召时,不忘苦难的洗礼与磨炼,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巴尔干地区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共处不易,大国博弈让和平更显珍贵。巴尔干曾经有和睦相处的岁月,今天重现民族融合、友好和谐的局面,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庆幸的事。
3.人际交往的文明距离
巴尔干之行,笔者多次喟叹的,是看来微不足道、却可见大见深的“应然”,属于一个字:“让”。
先是在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杜布罗夫尼克,车见你要过马路便稳稳停下,开车人摆手让你先走。后到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到靠多瑙河港口边境贸易发展起来的保加利亚小城鲁赛,发现驾驶员只要认为你打算过马路,老远就减速、停车让你先走;甚至一次刚下路牙、见车行绿灯亮起,自己已返身回到路边,可原来等候的一排车仍然不动,司机还是摆手让你过路,心里都有些受宠若惊的感动了。不急、不躁、不抢地“让”,还表现在公共场所进门时的互让、超市付款台前稍先到者会对相随者的礼让……
人际交往里、社会生活中,文明有时候就体现在保持彼此间的“距离”。这一距离既表达尊重的态度、礼貌的行动,又显露心底的优雅、深厚的教养。“让”,还属民间连动互动、有传染性的人文关怀,是种低成本却绝不低价值的关系润滑剂。它能使可能的戾气未生先灭,可能的冲突消弭于无形。中国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就是文明的距离,就是“让”字中的和谐之道和谦卑姿态的社会大理。在巴尔干频遇平和与礼让,该不会是自然形成和一蹴而就,应该既有长时期的主流良善价值观的系统教育,也有沉重现实灾难记忆的自我教育。曾经的外来侵略、同室操戈造成的彻痛,会增强对和谐友好是人民之福、矛盾冲突是百姓之祸真理的领悟。这恐怕也是“礼让”文明现象广泛的一个成因。
(作者:沈望舒,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