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养老资金保障:

    钱从哪里来?如何能持续?

    作者: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7日 08版)

        辽宁沈阳和平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护理工在为老人庆生。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董克用 郭红松绘

        杨燕绥 郭红松绘

        姜春力 郭红松绘

        安徽合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和老人做游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关注养老问题 系列访谈之四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董克用

        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杨燕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    姜春力

    1、调结构、扩增量,健全养老金制度

        光明智库: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保险作出部署。近期,国家再次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我国养老金实现了自2005年以来的“十五连涨”。舆论普遍关注,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方向是什么?

        董克用:我国实行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与国际上所讲的多支柱模式基本吻合。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为例,第一支柱是由政府兜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由企业与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制度,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政府提供税收优惠,个人自愿参加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制度体系,但仍存在不足,例如基本养老保险比重偏高,养老金多渠道来源问题亟待解决,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同时需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等。

        健全养老金制度要调结构、扩增量、谋统筹。调结构,就是要加快推进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解决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保基本,多层次养老金提高待遇水平的目标。在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在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全面推开,让银行业、证券业参与到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建设中来。扩增量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划转国有资产充实养老金,解决养老金历史欠账问题;二是提高已经积累的养老金投资收益,将各地结余的养老金集中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现养老金的保值与增值。谋统筹,是要以全国统筹为抓手,通过省级统筹实现全国统筹,避免地区基金收支不平衡和缴费基数不实等问题。

        姜春力:2012年以来,财政补助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额度上升较快,据2012—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2年补助金额为2648亿元,2017年补助金额达到8004亿元。

        养老金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建议制定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时间表,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目前,要着力完善全国参保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为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并尽快在全国实行,增加个人养老金的积累。为低龄健康老人提供适老岗位,对老年劳动者实行收入所得税抵免、社保缴费减免等激励措施。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要统筹考虑上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职工收入等情况,兼顾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建立科学适用的指标体系。

        杨燕绥:养老金要伴随物价的增长而增长,才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这就需要建立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调整机制,还需要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1997年,我国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4年启动企业年金,2018年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养老金改革与时俱进,但结构缺陷日益显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柱为大;企业年金主要来自国有企业,覆盖率低;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等。为了完善养老金结构,应当加快完成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的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这需要采取夯实费基、加大征缴力度等综合治理手段,鼓励民营企业举办年金计划,允许拥有住房的职工将住房公积金转入企业职业年金账户,可以适度降低住房公积金费率。只有健全三个支柱此消彼长的运营机制,才能提高国民养老金的充足性。

    2、长期照护要靠制度买单

        光明智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养老服务,尤其是医养结合服务产生的费用开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网友提问,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需要打通哪些堵点,怎么保障制度落地?

        姜春力:长期护理保险是指通过发挥保险的风险共担、资金互济功能,对被保险人因长期护理服务而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担补偿的一种制度。它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原则上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投保费用。在试点阶段,可通过优化职工医保统账结构、划转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调剂职工医保费率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目前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处于建立初期,重点是为身体机能出现障碍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保障。2016年6月,《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公布了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名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构建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原则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机构为主体,以法制化保障为关键,以规范化管理作支撑,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制度资金来源与可持续性问题。

        钱从哪里来?可从医疗保险资金中切分出一部分用于长期护理服务。重点是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养照护服务市场,解决主要资金来源问题。

        制度如何持续?政府应通过健全的法治环境优化市场,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逐渐健全长期照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受众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为标准,倒逼行业提升服务质量。

        杨燕绥:养老的消费需求可按照医疗、康复、护理和居家照料进行分类。前三种类别的服务内容、检测指标和时间费用指数不同,应区别对待,避免加大养老成本、降低服务质量。

        鉴于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要抓好三点:首先要进行长期护理风险测评。打造分工科学、服务规范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和评价标准,基于专业实践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精算,厘定费率和支付标准。其次要拓宽筹资渠道。建议将职工医保缴费的1%不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用其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为父母支付护理费。鼓励职工和居民每月税前列支500~1000元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最后是由政府、社会和个人联合打造“个人养老金合格计划”。在此计划下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准公共品,免交相关税费,其价格、成本和利润需要纳入合作协议加以规范,实现多方共赢目标。

    3、医疗保险应重在保障政策红利落地

        光明智库:老年人对医疗需求度高,医疗保险成为养老的重要资金保障。有网友深感“老年慢病、大病报销比例低,费用支出压力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问题作出回应,请问下一步如何保障政策红利落地,普惠老人?

        杨燕绥:中国医疗保险费率是工资总额的8%,其中企业缴费6%,1.8%计入职工个人账户;职工缴费2%也计入个人账户。当前状况是,个人账户支付能力和社会医疗保险互济性不足。所以,需要改革医保个人账户政策,用企业缴费强化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通过智能监控抑制过度医疗,通过基金监督机制抑制欺诈行为,合理布局医疗保险基金,提高其使用效率。

        打造以国民健康为中心的医护服务体系,需要在卫生规划、财政预算拨款与医保基金支付等多方面统筹施策。

        例如,15分钟见首诊。增加基层全科医生服务占比,逐渐达到50%以上,加大门诊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用药的医疗保险统筹,满足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护理的需求,破解基层首诊难的问题。为此,建议职工将计入个人账户的缴费的1%用于门诊特病统筹或支付家庭医生服务。

        要让异地就医有保证。建立并畅通异地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通道,建议由原参保地医保基金、迁入地政府和异地养老家庭三方共同出资,在迁入地为老人建立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自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依据医药大数据建立了多方参与的对话与谈判平台,改革定价机制(包括高价药)、目录修订机制和支付方式,实行结余留用和超支合理分担,是深化医改的良好开端,打开了中国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姜春力: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4亿人,就医诊疗达到84.2亿人次,年人均看病6.28人次。加强疾病预防,开展全民健康管理十分必要。医疗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坚持“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和“健康服务重心下移”的原则,在理念上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全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此,要构建基于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全民分级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医养照护”服务体系的发展。

    4、多渠道拓展养老储备方式

        光明智库:从养儿防老到社区养老,再到依靠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普惠养老,政府、社会和家庭都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功课。有网友想了解,是否还有其他增加养老储备的方式?

        董克用:增加养老储备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家庭资产同金融相结合,实现现有财产的保值、增值。除了传统的储蓄、保险等业务外,还可以开发针对养老的理财业务、遗嘱信托等新业务,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供给内容。根据不同受众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创建多种养老服务金融产品,是拓展养老储蓄的重要方式。

        杨燕绥:通过存量改革,完善薪酬和福利制度,鼓励增加就业和延迟领取养老金,职工工资增长率要高于养老金增长率。建立首住房成本指数,房价与法定居住面积、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和购房年限挂钩,住房公积金、企业职业年金均可以用于购买首住房。

        个人退出劳动力市场时的家庭资产结构主要由养老金(40%)、房产(40%)和医疗护理保险(20%)构成。由此,应建立退休家庭资产结构指数,并纳入民生保障和社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养老金个人账户,包括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其他养老金账户,让老年人获取投资收益。保护城镇老年职工的福利房权益和农村老年居民的宅基地权益,列入《老年权益保障法》,在地方政府拆迁和家庭资产转移时给老年人留出养老和护理费用。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斯敏、姚同伟

        实习生 王美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