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看变迁】
“新中国成立时温州城区像个小豆腐块,房子低矮建筑物也少。”张锦奎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摊开一张1951年印刷的《温州市区街道参考图》,“大的变化是在2003年以后的15年,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为过。”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朝时始称温州。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同年8月设温州市。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偏居浙南一隅的温州敢为人先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温州模式”,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的跨越,民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华丽蝶变,如今已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
由于科技发展,智能手机普及,人们如今习惯电子导航地图,但是温州日报退休干部张锦奎依然爱好收藏纸质地图。20多年下来,他已经收集了22张各种类型的温州地图。虽然这些早年的纸质地图在平常人看来是很不起眼的小纸片儿,但如果把它们一张张地收集在一起,自然就会成为一份厚重的历史实物的见证。它像历史脚步的印记,直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温州城市的发展变迁。
温州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张锦奎说,地图看似普通其实内有乾坤。从这些旧的温州地图里,能够看出温州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巨变——
把1951年出版的《温州市区街道参考图》和1980年出版的《温州市区示意图》对照,城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老城区的框架之外有了一些外延。到了1985年的《温州市游览图》,从中可以看到城市的外延部分中,大多数是工厂发展之后外迁形成的居住区。从名称上来看,这些工厂都是一些传统型的企业。
从1985年的《温州市游览图》上可以看到,当时温州经济基础薄弱,城区的标志建筑物仅有“东瓯大厦”“第一百货商店”“汽车西站”“鹿城饭店”等四座楼房。而1988年的《温州市区交通图》显示,市区的框架已沿着瓯江向东、西、南三面延伸、拉大,尤其是东扩的步伐开始加大。在1991年出版的《温州交通旅游图》上,标示出的市区标志建筑物有34座,不但有饭店、银行、商厦等,还有不少有建筑特色的机关大楼和企业大楼等。
时光在悄悄流逝,岁月在偷偷奔跑。“从1980年到1991年,地图还是隔几年出版一次的,1991年之后,基本上是每年出版一次,甚至一年出版不同类型的地图二三张,频率很快。地图的‘脸面’也一次次变大。”张锦奎不只是简单地收藏,他还用心研究地图上的信息,“如果不及时出版新的温州地图,那么许多新的地名、路名、企业的迁移、线路名称的改变等都无法及时传递,外地人出差到温州也会有许多不便。”
温州城市通江达海、水网密集、山城相拥、陆海交融,富有滨海城市特色。从2003年以后出版的地图上可以看到,温州市区城市空间布局逐步拉开,形成向东、跨江、面海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态势,城市格局从“瓯江时代”迈向“东海时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港口、轨道交通……温州开始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温州着眼全局,奋力续写创新史,通过高标准建设美丽温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显现,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质和形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个集自然美、经济美、城乡美、生活美、人文美于一体的“五美”新温州呼之欲出。
数据最能直接反映地图上的种种变化。有关资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城区的面积还只有6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城区面积才延伸到了10.3平方公里,到去年温州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254.7平方公里,70年“长大”了40多倍。温州市区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20余万人,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更多集聚到温州市区,如今达到了301万。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地图绘制注入了大量新的要素,以前城区图用4开幅面就可以完整清晰绘制,现在用全开幅面已不能够完整清晰表达,只能进行要素取舍。”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徐刚表示,过去的温州地区图主要就是房屋、道路和一些单位、地名注记,后来在道路方面增加了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市域铁路S1线,一个快节奏的现代立体都市跃然纸上。各类注记也比以前更丰富了,出现了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星级酒店、开发区、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等新名称。
“一张地图就是一部历史!”温州市社科联原副主席、人文学者洪振宁说,这些旧地图并不是沉寂无声的图,它们在方寸之间,向人们传递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的扩张、经济的繁荣、百姓生活的变化,都被一张张地图忠实地记录下来,微观而生动的历史跃然纸上。这些地图所蕴藏的丰富信息,足以让人们按图索骥追寻70年城市面貌和市井生活的变迁。
(本报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