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绿色发展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具体到宁波,就是要一以贯之、真抓实干,推动‘两山’理念在宁波开花结果。”浙江省宁波市政协主席杨戌标委员对记者说。
杨戌标委员说,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宁波,临港工业数量多、占比大,石化、钢铁、能源企业密集,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在此背景下,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粗放的发展模式、“低散乱”的产业布局,这里曾经天也不是那么蓝,水也不是那么清,人与自然相处也不是那么和谐。为此,宁波痛定思痛,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五气共治”“四边三化”“腾笼换鸟”和美丽乡村等组合拳,打好小电镀、小化工、小锅炉整治主动仗。同时,宁波市政协连续三届开展生态民主监督,深入开展“五水共治”“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集体民主监督,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等专项民主评议,持续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是总开关,理念是行路标。杨戌标委员认为,发展一定要坚守生态底线,不能为一时之利所惑,不能为一时之速所困,必须保持持久耐心和战略定力,突出生态重要性、环保前置性、治理先导性,切实还自然以美丽和谐,还发展以长久永续。这些年,宁波动真碰硬,向落后产能开刀,向污染企业喊停,深入开展“腾笼换鸟”“空间换地”,推动产业结构变新、经济形态变绿、发展形态变优,6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540家,整治提升“低散乱”问题企业(作坊)11065家,倒逼产业转型、治出发展空间、整出乡村新貌。宁波市政协也为绿色发展建言出力,比如承担了东钱湖综合保护的课题,为高起点高水平谋划东钱湖区域绿色发展,连续组织院士专家、知名学者研讨协商,摸清“城、湖、山、海、溪、谷、林、田、村、寺”十大资源,谋划制定“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发展路径。
生态整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杨戌标委员表示,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必须以抓铁有痕的毅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整改、一片一片抓推进。这几年,宁波在拆违行动中,雷厉风行不留情面,狠抓新增违建、“两重”违建、小街小巷违建、涉水两侧违建等专项整治,去年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819.36万平方米。今年,宁波市政协聚焦环境治理的难点盲点区域,尤其是城乡接合部的环境整治,助力党委政府整出美丽新环境、发展新空间。
杨戌标委员认为,生态保护必须靠制度、重长效。在政协的有力推动下,全市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补偿标准按一般区域、大中型水库水源地、中心城区供水水库水源地、四明山区域划分,分别为每亩40元、45元、150元、140元,以制度机制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同时,杨戌标委员也建议,生态环境要始终坚持源头治理、问题导向,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尤其是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单打独斗行不通、单向推进难奏效,必须加快构建全流域、全过程的统筹协调机制。
(本报记者 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