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会场】
在上海团驻地,小组会议的会议室不大,但很热闹。在这里,除了代表,来自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会列席旁听,记录代表们的意见建议。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代表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许多内容都是刚性的,讲到具体多少百分点,非常细。”
审议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时,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代表给出了细致的建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研究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非常好。”他解释,“我国制造业都是在生产环节交税,这样招商引资就会有一个恶性税收竞争的环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征收环节后移是个很好的办法,要尽快试点,加快研究。”
代表们对各项报告中有疑问的地方并不避讳。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代表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与预算报告谈道:“政府工作报告把职业教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公布了包括扩招等一系列措施,预算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但预算报告里有一个附表显示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减少了10%,如果招生数增加了,投入反而减少,教育质量就会下降。”听到这里,财政部政策研究室社会处处长孙绪华起身解释:“各阶段的教育投入机制是不一样的,高职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生均综合定额的拨款机制。同时,2019年的扩招在预算上有滞后性,扩招是下半年才开始的,在2020年做预算时就能反映出来。此外,职业教育有些是民办教育,按照成本分担机制,家庭投入一部分,社会投入一部分,政府负责一部分,预算反映的是政府投入,国家财政投入要与招生扩招有相适应的增长,但不是同步到相同比例。”
对于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列席旁听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频频点头,笔下不停地记录。当疑问得到了解释,代表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讨论。会议在有建设性的“你来我往”中走向深入。
(本报记者 陈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