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岳阳楼上,极目远舒,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的三江口区域,有着430米岸线的天欣码头,一片宁静。只见江水清清、滩涂平整。
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幅作业繁忙的图景。每天有超过300辆运载砂石、水泥、混凝土的车辆轰鸣,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岳阳楼上不见碧波万顷,但见砂石船只密密匝匝。
洞庭湖北接长江,南接湘、资、沅、澧湖南境内四条大河,因此被比为“长江的肾”。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湖南督察时发现,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严峻,“长江的肾”病得不轻。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此为导向,湖南开始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岳阳市君山区对全区环洞庭湖和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采取业主“自拆”、政府“帮拆”的方法,对境内长江、洞庭湖沿线非法砂石码头进行取缔关停。
“水面是表象,根源在岸上”,为更好地恢复湿地生态,加强湿地功能,君山区还从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对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整治,推进封洲禁牧、生态补偿、农业投入品管控等行动。通过综合治理,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
“以前的长江堤岸脏乱差,现在干净了,还种了花草,春天来了,很漂亮。”站在君山长江大堤,76岁的老人陈洪干看着整洁有序的江滩,笑意盈盈。
跟随他的脚步走进岳阳君山区华龙湿地,整个东洞庭湖映入眼帘,绿头鸭在逐水嬉戏。巡护员邹毅介绍,这种绿头鸭为冬季候鸟,由于当地环境的改善,选择留了下来,变成了正宗本地鸟。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正得到全面恢复,珍稀鸟类频频出现,麋鹿、江豚自由嬉戏,成为动物的天堂。只要天气晴好,码头总能看到一群群江豚起舞、嬉戏,曾经尘土飞扬的砂石码头成了志愿者们守护、观测江豚的最佳观测点。
万里长江云水阔。滔滔长江水,浩浩洞庭湖,正在恢复昔日生机、正在见证美丽蝶变。
(本报记者 李慧 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