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经营方式滞后等原因,有着30多年历史的北京华都肉鸡公司连年亏损,陷入债务危机。这家负债高达9亿多元的老牌国企,于2016年6月向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综合分析华都肉鸡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法律手段推进破产重整。近日,9.6亿元的重整资金全部到账,华都肉鸡公司的债务清偿工作接近尾声,重整经营方案正有序展开。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华都”食品,有望重返老百姓的餐桌。
深入挖掘,债务重重中寻求重整希望
据了解,北京华都肉鸡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为解决市民菜篮子工程成立的北京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曾是北京重点赛事、大型会议的鸡肉类产品指定供应商。公开数据显示,华都肉鸡在北京地区的市场覆盖率曾一度超过90%。但由于外部市场冲击和自身经营方式的不适应,近年来华都肉鸡公司持续亏损、资金链断裂。
2016年2月,华都肉鸡公司最终资不抵债宣布停业,“华都”食品再难寻觅。供货商和养鸡农户等为实现自己的债权,纷纷起诉至法院。2016年6月,华都肉鸡公司向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此时,公司固定资产为3.5亿元。职工欠薪、债权金额、税收等加起来负债高达近9亿元。
案件受理后,昌平法院建立清算破产企业甄别机制,开展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通过全面挖掘企业的资产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重整再生。
“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重整价值。”昌平法院副院长张宝武表示,华都肉鸡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积淀和经营价值。如果能盘活土地、技术资源,最大限度地保留华都肉鸡的市场价值,可以给企业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同时,重整后资金的注入,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债务的清偿率,实现企业、债权人、重整投资人等多方共赢。
多方协调,助力老牌国企绝境逢生
破产重整的过程,面临着寻找投资人、制定重整计划、安抚职工和债权人情绪等诸多难点。昌平法院多次与重整投资方、债权人、原股东沟通磋商,让各方充分参与、充分发表意见,昌平法院针对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保证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和破产程序的公开透明。
昌平法院以公开竞争方式选任破产管理人。在法院的指导下,管理人进行了庭外债务的重组,解决了土地权属争议、职工工资发放等问题,为重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农以9.6亿元的价格成功获得北京华都肉鸡公司破产案重整投资人和股权受让人身份,这也标志着华都肉鸡公司走向转型发展之路。”重整投资人首农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程度才表示,未来将利用现有人员和设备嫁接首农集团企业资源,开展优势业务,为华都品牌的新生开辟道路,实现品牌延续。
为保障职工权益,昌平法院引导对职工债权予以提前清偿。“感谢法院和各位法官,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法律对我们利益的保护和救济。”职工代表张立军如是说。“法院督促华都肉鸡及时对农户债权进行清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我们的权益。”农户债权人代表隗有林话语中充满了感谢。
2018年12月,昌平法院出具批准重整计划的裁定,并终结重整程序。
积极探索,利用破产审判挽救困难企业
2007年6月1日起,企业破产法正式开始施行。但受破产案件数量的限制,破产审判在实务领域尚属新生事物。
在昌平法院民四庭庭长潘幼亭看来,北京华都肉鸡公司实现重整,是利用破产审判工作挽救困难企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案例,也是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实例。
据了解,华都肉鸡案件被法院受理后,形成了府院良性联动协调机制,成立了国资、工商、人力社保等多部门参加的协调小组,在该机制的保障下,重整程序得以顺利推进。
“在全市首创以公开竞争方式选任实力较强的机构担任破产管理人,审理进程明显加快,破产回收率普遍提高。”潘幼亭介绍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多项创新举措,“以股权拍卖对应资产处置方式招募投资人,和以网络拍卖竞价方式产生入围投资人的大胆探索,均为北京市法院系统首创。”
据悉,昌平法院今后将以北京华都肉鸡公司破产重整案为契机,总结清算破产类案件审判经验,不断提升破产审判专业化水平。
(本报记者 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