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广东清远:筹资投劳共建美丽人居环境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9日 01版)

        初冬时节,地处南国的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黎埠镇,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比拼的氛围下,黎埠镇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升温,被公认为推行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乡镇之一。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清远市从“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实施以奖代补,发挥投入的最大效益”“坚持群众主体,激发群众创建热情”“整合各类资源,有效拓宽增收渠道”等方面统筹推进,总结出高标准、低成本创建美丽乡村的清远经验。清远正向着全市的自然村建成整洁村档次以上的美丽乡村、全部行政村达到广东省美丽宜居村标准的“美丽乡村2025”目标有序推进。

    以奖代补,巧解资金难题

        对于清远这样一个粤北欠发达地区而言,资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清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曾遭遇资金难题,但最终通过多方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这一困局。”清远市副市长雷玉春曾在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奖代补,就是雷玉春所说的系列措施中重要一项。

        从2017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亿元建设美丽乡村,各县(市、区)进行相应配套。但按照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建设模式,这笔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在以奖代补的新模式下,政府不再直接投入,而是采取让群众先筹资建设,验收通过后再拨付奖补资金的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提前划拨到各县(市、区),然后由其将这笔资金作为前期担保金,向农发行申请放大4倍融资,再将所得资金中的部分预支给各村作为启动资金,以及县(市、区)级投入。这种灵活的社会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清远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目前,清远各地已有9个融资项目获批,合计融得34.26亿元。

        “据统计,近几年全市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2.85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与村集体、社会、村民投入比例为47.2%和52.8%。换句话说,清远建设美丽乡村资金的投入主体是村民。”清远市委农办副主任赖志军说。各村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等5个不同梯度完成创建后,可以对应得到几十万到最高3000万元不等的奖补资金。

    群众主体,激发创建热情

        从高9米、宽10米的大理石牌坊,到公路两旁精美的汉白玉护栏,连州市星子镇新村里气派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外出经商的本村乡贤黄庆标捐资建设的。”村长黄成林说,包括村牌坊、护栏、环村公路在内,黄庆标已捐资240万元用于家乡建设。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鼓励外出的乡贤回来支持家乡建设。”星子镇党委书记林庆辉表示。在星子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乡贤是一个关键词。

        乡贤的榜样作用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更调动起村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如今的星子镇,从曾经的政府单兵作战,到现在的政府、乡贤、村干部、村民等多方携手,美丽乡村建设提速不少。

        清远市依托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和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果,借助党支部提事,村民理事会议事、村民会议决事、村委会执事的民主决策机制。一方面,由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组织村民商议、自主决定村庄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发动村民捐资筹款,尤其是发挥村中外出乡贤、致富能人、村集体资金的作用,解决创建中遇到的经费缺口问题。

        “人心齐,事儿就好办。”英德市九龙镇活石水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罗水波表示。清远市共成立村民理事会17000多个,在村民理事会配合下,清远得以发展出拆旧不补、青苗不补、人工不补、让地不补的“四不补”经验,有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用地和用工难题。

    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筹集资金建设美丽乡村,突破点是让百姓靠自身力量让钱袋子鼓起来。”在民盟清远市委员会秘书长张彦斌看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关键是以现代生产方式替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更离不开产业发展。近年来,清远把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列入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重要项目,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农村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在开展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清远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各地农村立足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做好经营村庄、经营环境、经营山水、经营物业文章,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现代民宿,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清远全市42.8%的经济社和80.9%的经联社实现了经营性收入。

        “清远将继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清远市委书记郭锋表示,清远将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农民为主体,引进有实力有特色的社会主体,再创乡村振兴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