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班语文老师闫斌的事迹报告会感动了一座城。
2018年10月15日晨,武安市一中操场,因心脏病突发,闫斌老师离开了他深爱的教育事业和牵肠挂肚的学生。39岁的他,生命的最后一句话是操后点评:“孩子们,还要加油啊!”
一首迟到的生日歌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6班的教室里再次传出生日歌的旋律,这首歌被众多的哽咽声、抽泣声所淹没,断断续续。
10月22日,农历九月十四,这天是闫斌的生日。课前,同学们含泪为他唱了这首歌,闫斌老师再也不能与他们一起过生日、见证他们的成长了。
“闫老师特别重感情,他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闫老师严管厚爱,我们犯了错他很凶,但我们心里都懂他的爱……”学生这样评价他。
2012年,班上有个学生家境贫寒,一天三顿吃得特别简单。闫斌担心他营养不良,就每天从教工食堂专门带两个鸡蛋给他。一天两个鸡蛋,一带就是一年,直至这名学生高中毕业。
从今年高三6班成立那天起,闫斌就与大家约定:高考前,要陪班里每名学生过一次生日。每当有同学过生日,闫斌就把这名同学请上讲台,把刚从食堂买来的热乎乎的鸡蛋和火腿交给他,并带领大家齐声高唱生日歌。
有一次月考,6班没有考好,闫斌还是照常为学生颁发了奖品。这些奖品是他早早自费准备好的,有在山东孔庙买的书签,有崭新的词典、《论语新编》,还有最新版语文试卷……奖品发到手后,学生们发现正是自己需要的,“闫老师十分细心,我们的心事和需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为闫斌老师过生日,班委们策划了很久,大家决定,给老师买鸡蛋火腿,和老师一起唱歌,每人还要给老师写张秘密纸条……”学习委员张可哽咽地说。
心怀一片海
“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心中必须有一片海。”这是闫斌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2年,闫斌回到母校武安市第一中学时,23岁的他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挑起语文学科的教学重任,多年担任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他主动担当、忘我工作,从学科进度到内容分工,再到高三期间复习备考特别教研,他总是不断创新和突破;平时分配课件、学案、练习案等任务时,他总是把最重的任务留给自己,尽可能照顾一些家中有小孩需照顾的女老师。但他忘了,自己的女儿也还小,而爱人同样是一名工作繁忙的教师。
“闫斌老师责任心强,思维敏捷,办法多。”高二年级清北部主任郅武强说,闫斌除担任高三年级三个语文备课组大组长外,还担任高三二部组长。为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他挖空心思设计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开设书法课,让学生练字,展出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参加国内、省内各项作文大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鼓励高三年级每个班级购买课外书,在班级中轮流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在闫斌担任高三二部语文备课组长期间,在学校历次考试评比中,他所在班级部门语文成绩都名列第一。
善于谈心、真诚交心是闫斌与学生沟通的最大法宝。在一次联考中,6班成绩居于中游,不太理想。考试后,他利用休息时间与65名学生逐个见面、谈心,提振士气。
“为了学生可以牺牲一切,为了工作可以牺牲一切。”这是闫斌在同事们心目中的形象,他也因此屡获殊荣:2012年被评为“武安市优秀教师”,2013年被授予“河北省优秀班主任”称号,2018年被授予“邯郸市高考优秀教师”称号。
充满激情的“师者”
“工作上有事找闫老师,生活上有事找‘闫哥’。”说起闫斌,从千里之外来武安任教的胥金玲老师总有说不完的回忆。
13年前,胥金玲从东北来到武安一中教学,与闫斌同在语文组。业务不熟、水土不服、思家心切,班主任工作繁忙、琐碎……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各种难题,曾让胥金玲一度下了“不干了”“要回家”的决心。
这时,闫斌不断鼓励、安慰她,给远离家乡的胥金玲带来了鼓舞和温暖。在后来的工作中,闫斌身传亲授的创新工作方法、“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更让胥金玲受益匪浅。
韩晓卫是90后,他印象中的闫斌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对他这个“新人”照顾很多。“刚担任班主任时,课程任务重,杂务比较多,早上经常顾不上吃早饭。闫老师总是贴心地从餐厅给我带回鸡蛋和烧饼。”韩晓卫说,入职时闫斌不是学校指定的“师傅”,但请教时,他总是毫无保留地讲授教学经验。
“闫斌热爱教育工作,是一个一心想干事、有强烈责任感和上进心的人。”高三一部主任薛增庆对这位曾经的学生、后来的同事印象深刻。
2018年高考刚刚结束的第二天,闫斌就找到他。“薛老师,我跟着你上高三吧,还当班主任。”闫斌要求。高三苦,高三累,尤其担任班主任,繁杂性事务多,成绩、考勤、安全、量化、学生心理等,需要操心的地方更多,人人避之不及。而刚刚送走一届学生的闫斌却主动请缨,让薛增庆深受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薛增庆几乎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闫斌骑着自行车赶到学校。他说:“闫斌是充满激情的领航者,永远以优秀为荣。”
武安市第一中学校长李建平说:“闫斌老师有一颗忠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限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有一颗爱心,对学生真诚地爱,无私地爱,严中有爱;有一股精神,永远对工作充满热情,散发出阳刚之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6年坚守奉献如一日,这源自使命担当,源自师品、师格、师魂!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