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港】
从亚运会、奥运会到世博会、进博会,从国际巨星的演唱会到世界顶级艺术品登陆中国,其背后都离不开保险业提供的全面风险保障。《战狼2》《建军大业》《龙门飞甲》《湄公河行动》……这些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影视作品背后,都活跃着金融的身影。据了解,很多影视作品都是通过股权质押、版权质押、票房回款等方式,获得金融资本的青睐,从而解了资金紧张之困,让制作更加精益求精,并最终得到市场和观众的广泛认可。
实践证明,文化与金融密不可分,金融在创新服务、提升效率、整合资源、分散风险等方面可以有效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文化产业要做得更大、走得更远,必须借助金融的力量。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文化金融发展也实现了较大突破,银行信贷可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相关投资资金也愈加丰富,各地掀起文化金融建设热潮,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
但也要看到,目前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依然非常有限,文化产业在资金需求上依然非常强烈,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大都规模小、轻资产,缺乏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抵押,盈利模式不明确,估值变现、处置都比较困难,对金融机构识别和防范风险提出了较大挑战。
实现“文化+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服务文化产业时,要在金融工具、审批流程、投资模式甚至监管方式上进行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的创新,探索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开发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产品,不断丰富文化金融产品的业务模式,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文化金融的有效融合也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搭建多路径的合作平台,以适当的财政支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实现文化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双赢。
更为重要的是,支持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金融在提供创新服务的同时还要有效防范风险。2015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出现的很多乱象引起监管层关注。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防控风险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文化金融领域的风险也不断暴露,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一些邮币卡交易平台违规开展连续竞价等,使相关文化产品价格与实际价值严重脱离;一些文化金融发展中的过度投机现象也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和整治,投机者以少量资金高杠杆撬动市场,导致产业滋生出非理性投资和泡沫化发展趋势,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损失,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破坏了金融稳定。
应该看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的目的,就是推动金融服务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也要服务于文化实体经济的发展,既要通过有效的创新助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又要在监管中理性发展。任何金融活动都不能脱离监管之手,更不能打着普惠和技术的旗号掩盖资金脱实向虚、金融套利。只有平衡好服务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金融才能助力文化产业真正提升效率,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