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政府公务人员、专家学者、专业代理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专利发明人等所有知识产权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1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原司长尹新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联想集团知识产权总监陈媛青、新中国第一件专利申请的发明人胡国华5位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围绕“改革开放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尹新天:中国的专利事业和改革开放同步
我从1980年开始从事专利工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了30年。中国的专利事业是从1978年开始起步的,从时间上讲,正好和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步的。
从1985年4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受理专利申请。这一年三种专利的总申请量是14000件。现在,中国每年所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达到百万件的级别,是原来的数百倍。可以说,4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就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部分。
1984年3月通过的专利法,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之后,专利法经过了三次修改,今年12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专利法第四次修正案的草案。
在这次修改草案里面,有一些新变化,比如显著提高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数额和假冒专利的行政处罚数额,规定被控侵权人在诉讼过程中要承担提供有关信息和有关证据的举证责任,对于发明人、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产生的收益,发明人或设计人有权合理地予以分享等等。相信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会越来越完善,鼓励全社会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吴汉东:我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加者
至今我和知识产权结缘已经快40年了。有一件事是我感到十分欣慰的,那就是我和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知识产权的教科书。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了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活动、国家战略纲要的制定和论证等。一些国内外的媒体因此把我称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加者”。
中国知识产权40年,我觉得总的来说,进步快、变化大。有两件事给我印象深刻:
第一,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从无到有,1982年的商标法,1984年的专利法,1990年的著作权法,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后又颁布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2001年,中国入世之前又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对法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在国际知识产权立法的历史上,从选择保护到全面保护,从低水平保护到高水平保护,欧美发达国家都走过了漫长的过渡期和准备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鲍格胥博士有一句评价,“中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的这个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第二,中国的知识产权文化从无到有。40年前,中国的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我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们所接触的法律专业辞典没有知识产权这个词条。但是到今天,版权意识、品牌观念、专利思维……从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到普通的老百姓都在认知知识产权、了解知识产权,形成了知识产权文化。
创新发展是时代大潮流,是国际大趋势,也是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在此过程中,知识产权起什么作用呢?它是创新发展的制度基础和法制保障。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更加有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就需要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杨梧:中国专利代理人现在很多地方让外国同行很羡慕
我是中国最早一批的专利代理人之一,1977年上的大学,1982年毕业以后就进入到专利代理领域。1993年,我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的涉外专利代理机构。我见证了中国专利代理行业整个的成长过程,这也是中国专利行业走向专业化的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专利代理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可以说专利代理行业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专利代理行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专利代理行业跟国外交流非常多。早些年,我们跟别的国家同行交流的时候,都是我们在学习。现在有很多东西,他们很惊讶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专利代理人培训体系,所有专利代理人每年都参加职业培训。新的代理人怎么培训,高级专利代理人、资深专利代理人怎么培训,还有网上培训……我们以专利代理人为主编写了一套培训教程,这个系列教程有10多本书,国外同行看了都很吃惊。
还有,我们建立了行业内职业风险保险机制,尤其是我们专利代理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可以参与到包括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的专利诉讼中,这也让很多国外的同行很羡慕。
陈媛青:知识产权在企业国际化竞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1年,联想成立知识产权部门,我一毕业就进入到这个部门,并工作到现在。我在联想先后参与了IBM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并购等跟知识产权相关的一系列并购,深切地感受到知识产权在企业国际化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联想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能够360度翻转的笔记本电脑,这打破了传统笔记本电脑只能翻折180度的模式。产品一推出,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就看到了国际的竞争对手有类似的产品在展会上展出。怎么能阻止国际的竞争对手模仿我们的产品?我们找出了一系列的专利,从核心专利到外围专利,用我们的专利跟竞争对手交涉。最终,我们的知识产权帮助联想这款产品在全球保持了两年的领先优势。
现在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实行严格的保护,而且对所有企业和所有创新主体同样给予保护,营造了开放的运营环境,这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创新创造,共同参与中国的发展。我相信中国也会有越来越多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从业者,他们会成为下一波推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也必将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强国。
胡国华:申请第一件专利是为表明科技人员对中国实施专利法的拥护
我1966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以后就在原航天部207所从事技术研究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增长、经济增长也在突飞猛进。作为一位技术工作者,我感兴趣的就是接受新任务。当从事新任务研究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新思想、新思维和新技术。
1985年4月1日,我国要实施专利法,我在3月29日因为查资料知道了这件事。为了表示科技人员对中国实施这样一个鼓励发明创造的政策拥护,我想我就来申请第一个专利。
经过3天的等待,4月1日,我在专利局第一个交上了我的专利申请书。这个专利的申请人是航天207所,发明人是我和我的同事。记得当时我写了一个牌子:“申请专利在此排队:第一名航天207所”,我把牌子挂在门窗上,这样不少想申请专利的人就在我后面排队了。
在这之后,我又申请了大概20多件专利,有十几件专利获得授权。今年,我还拿到了两件授权专利。
总的来说,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对科研人员的政策是越来越好,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热情,相信中国将来一定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