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特色产业引领脱贫路

    ——广西各地推进产业扶贫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黄红梅 唐华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6日 08版)

        广西柳城县东泉镇莫道村的田园风光。邓克轶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广西三江县举办油茶文化节,吸引八方游客品尝体验。龚普康摄/光明图片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编者按

        广西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自治区成立60年来,脱贫攻坚的步伐从未停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打响了精准脱贫攻坚战,从2012年到2017年,全区累计减贫709万人,有2000个村、11个县摘掉贫困帽子,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各种产业、生态、民宿、边贸等特色扶贫项目已覆盖80%的贫困户。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广西脱贫攻坚一线,倾听扶贫者、脱贫者的故事和心声。

        “穷不兴产业穷根难除,富不壮产业富不长久。”近年来,广西有近百万人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产业扶贫逐渐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

        放眼八桂大地,优质稻、水果、桑蚕、核桃、茶叶、旅游、手工艺品……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点亮了贫困户的新希望,促进了乡村振兴。

    产业花开富万家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珍垌村、黄塘村的“花果山”上,一株株火龙果树往上蹿长,架上硕果累累,丰收在望。

        2017年9月,罗汉军履任石龙镇党委书记时,看到一片片肥沃的土地种植的都是零散低效的作物,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下定决心,好好利用这片沃土,让它长出财富来。”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来支撑,产业发展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来引领。”罗汉军得知有企业有意发展火龙果产业,便主动找上门去,很快达成合作。

        项目签约、流转土地、农户入股……3个月的时间里,石龙镇产业扶贫从无到有。企业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价收购,群众纷纷种植火龙果。火龙果基地忙时雇工100多人,月工资2000多元。

        广西各地因地制宜,狠抓本土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为群众脱贫带来了新希望。

        “我们这里每人不到一分地,过去种玉米稻谷还不够自己吃。”河池市天峨县向家坪村民田兴宏说,2016年以来,他和其他村民响应县里号召种植核桃。几年就“吹糠见米”,一棵棵核桃树成了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除了种核桃,天峨县最具特色的当属“龙滩珍珠李”。全县珍珠李种植面积达11.6万亩,挂果面积4.8万亩、产量2.5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县委书记陆祥红说,天峨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牛鼻子”工程来抓,推动“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呈现规模发展、示范带动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县种植“三特”水果、油茶、核桃、毛竹、板栗、中药材等近百万亩,养殖牛羊、香猪等10万余头,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8.4%。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广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但过去不少群众守着好风景过着穷日子。随着“旅游+脱贫”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美景成为产业,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王雪磊是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平林村人,16岁就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紧巴巴。获知县里发展乡村旅游,村里也通了水泥路和自来水,他便辞职回乡工作,如今已担任巴马仁寿文化源景区的主管。“是乡村旅游改变了我的命运。”王雪磊说。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巴马镇,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山山水水是这里的宝贵财富。脱贫攻坚过程中,巴马通过发展长寿养生旅游,引导景区周边农民发展特色小吃、特色民宿、农产品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等,带动3.68万名农民吃上“旅游饭”。

        在崇左市宁明县,动听的民族山歌,和着欢快的竹竿舞,游客游山玩水之余,还可体验古法熬制红糖技术。自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宁明县推进实施花山音画夜游、花山实景演出、花山景区创5A景区等项目,聘请周边贫困户参与群演或旅游服务,预计每年人均增收6000元。

        “我们巧借花山岩画名片,以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宁明县委书记刘勇告诉记者,2017年,全县以旅游产业带动8500人脱贫,今年又将助推5000人口实现脱贫摘帽。

    能人引领产业兴

        2015年以前,百色靖西市吞盘乡孟麻街陇孟屯村民苏胜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依靠外出务工来维持家庭开支。但因工厂不景气,他只能举家回乡。后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动员下,苏胜报名种植15亩桑苗,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技术从零起步,政府专门安排技术员到村里培训,苏胜认真做笔记,随身携带学习。初步掌握一些技术和经验后,他如着了魔一般,废寝忘食观察桑蚕进食、排便等,每个细节都了然于心。

        苏胜的养蚕事业获得成功后,他又带动村里84户群众共同发展。目前,吞盘乡种植桑园达1.2万亩,预计产值2600多万元,种桑养蚕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产业扶贫需要发现培育农村创业致富‘领头羊’,通过他们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打造‘扶强带弱’的产业扶贫模式。”靖西市市长郝玉松说。

        河池市东兰县大同乡信河村坡前屯地处库区,因上游岩滩电站关闸,村里大部分耕地被淹,曾经的家园变成了湖底世界。全村人口2156人,三分之一以上长年生活在贫困线下。

        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自治区劳模、村党支部书记卢荣桥和村里6个养殖大户一道,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库区拦河养鱼虾、土坡造林养猪鸡、石山种草养牛羊”的发展思路,并将油茶作为全村突破发展的产业来抓。

        在工作室示范带动下,信河村种植油茶7000多亩、芒果1300多亩,覆盖农户近2000人。随后,卢荣桥又牵头成立5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一家养殖企业,发展一个村集体企业,实现特色产业贫困户全覆盖。做足“山水文章”的信河村,村民人均收入从当初的不足500元增加到3500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今日八桂大地,成千上万的致富能人正带领贫困村民一道,辛勤劳作,共谋发展,争取早日脱贫奔小康。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黄红梅 唐华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