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路通欧亚的内蒙古满洲里,改革开放40年,从一个边境草原小镇成为北方的“小深圳”。满洲里,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中俄贸易的65%贸易量从这里进出,大批外国商人在此长期居住。
“先有铁路,后有满洲里”。1901年,自东清铁路在此设下车站,满洲里注定成为中国陆路通往欧亚大陆的桥头堡。1992年,国务院将满洲里、深圳等辟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从此满洲里这座火车拉出来的城市,快速成长。1998年,满洲里公路口岸开通;2005年,满洲里国际机场开通。2010年,满洲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今年2月1日,商务部将满洲里口岸确定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地区之一。满洲里口岸办副主任李喜国说,2016年,满洲里口岸推广“单一窗口”通关模式,通过一个窗口办理所有进出口业务,通关效率极大提升。
家住满洲里的林春英说,改革开放以前,满洲里“五条街四个厅,一个喇叭大家听”。1992年3月,满洲里成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后,满洲里的生意人很快就感受到了开放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彼时,年轻的林春英凭借卖菜的经验,干起了水果蔬菜批发生意,生意红红火火。
很早以前,满洲里被蒙古人称作“霍勒津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古老的名字言中了今日的繁华。在满洲里,街边的建筑明艳亮丽,每个商店招牌,都由中文、俄文、蒙文三种语言书写,置身在这样的街道上,每个人都能找到故乡的印记,也有异国风情的感受。
(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通讯员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