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见智】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近日在京拉开帷幕,14部优秀作品将轮番登场献艺。而目前正在举行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中,也有一板块是纪念改革开放40年现实题材展演。纵观两大展演的剧目,发现真人真事题材占绝大多数,有扶贫先进个人,也有道德模范人物。这些剧作,展现了戏剧快速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塑造了众多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弘扬了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但其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一是题材扎堆。前些年的农村题材戏剧,基本上全是村官,因为当时兴起一股大学生当村官热。近年来,各地都把扶贫英模及先进人物搬上舞台,如话剧《麻醉师》《独龙天路》《干字碑》《塞罕长歌》,豫剧《重渡沟》,河北梆子《李保国》,吉剧《黄大年》,歌剧《有爱才有家》,沪剧《小巷总理》等,仅扶贫教授李保国,就有河北梆子、豫剧、情景歌舞剧等艺术样式,并被搬上了银幕。应该说有些戏还是很感人的,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以及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均可入戏。为何创作者只盯着英模人物?有作者说是命题作文,也有作者透露只有这样写才有艺术基金支持。根据真人真事进行改编、创作,易受真人真事局限,受宣传意图束缚,不少英模人物搬上舞台后,观众反而认为其艺术形象不如真人真事感人,即在于没有处理好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而且不是所有的英模人物都适宜于搬上舞台,有的可以入画,有的适宜于入歌,生活中的先进典型只有在艺术上将若干个真人典型化之后,才能成为舞台艺术形象。如豫剧《焦裕禄》,展现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血肉之情,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因而引人共鸣。
二是挖掘不深,趋于雷同。英模人物有典型性,但事迹亦有普遍性,而搬上舞台要让其生动感人,需要有一定的虚构,但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闪光点,提炼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内涵,塑造出与众不同、卓尔不群、有独特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台艺术形象。但有的戏却做不到这些,只是人物事迹的简单再现,致使人物形象扁平,而且趋入雷同,无非是遇到困难想办法,忽视家人遭指责,带领群众奔小康,这已成了一个创作套路了,其艺术感染力就大打折扣,无法成为保留剧目。这让我想起淮剧《小镇》,虽不是真人真事,但剧中朱文轩挣脱内心枷锁,直面人性软弱,鼓起勇气,展现自己灵魂深处的良知和小镇居民的担当,对于观众来说,既是一次对人性的拷问和重击,又是一次对灵魂的救赎和解脱。这样的戏,才是成功之作。
三是滥用多媒体手段,即LED屏。近年来,戏剧舞台上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舞台艺术手段,起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气势的作用,如话剧《谷文昌》中肆虐的风沙、豫剧《黄河绝唱》中奔涌的黄河、话剧《独龙天路》中的高速公路等,效果逼真。但有些多媒体的运用却显得极为别扭,如有的戏LED屏在下大雨,但剧中的人物却不受大雨的影响在谈情说爱,显得很假。还有一出戏,显示地震滑坡,LED亮出惊心动魄的逼真场景,但场上又出现拟人化的石块在摆各种造型,显得不伦不类,画蛇添足。影、视、剧艺术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但如此滥用LED却适得其反,尤其是戏曲作品,冲淡了程式化与演员表演技巧,望导演们三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现实题材戏剧是时代的呼唤,每个戏剧工作者,都有责任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创作者应静下心,沉到生活中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创作出启迪心灵、叫好又叫座、久演不衰的戏剧精品,这样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作者:严佳,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