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
“凡交趾生生之具,悉仰于钦,舟楫往来不绝也。”宋人周去非如此描绘宋代钦州博易场国际贸易的繁荣场景。
往事越千年。如今满载货物的班列从中国西部驶来,到达钦州港后经海运向南,驶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同一通道上,来自东南亚的商品源源不断北上,进入中国市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广西钦州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期,全力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产业、大物流的新格局。
钦州位于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西南地区进入东盟国家陆上最便捷的出海口。然而长期以来,钦州却面临“有海无港”的历史窘境。
“钦州市区离海30多公里,很多人认为它不是标准的沿海城市。加之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差、腹地经济落后,钦州港建设开发之初,并不被许多人看好。” 北部湾钦州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健力说。
“眼前的一切简直难以置信。”广西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机械队副队长曾绍猛说,“自钦州保税港开港以来,港区建设面积不断扩大,桥吊操作手从20余人增加到150余人,桥时效率不断提升。”
2008年5月,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成为国务院在全国批准设立的第6个保税港区,2011年正式开港运营。学习质检专业的曾绍猛,成为一名桥吊操作手。服务于钦州港,受益于钦州港,如今他伴随港区的发展成长为团队的管理者。
从小渔村开始起步,钦州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9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30万吨级码头1个,港口吞吐能力由2008年4360万吨提升到2017年1.2亿吨。
“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货物出海大多走东西向大通道。通过南向通道建设,钦州改变了这一格局。”中国铁路钦州车务段钦州港站站长黄光辉说。2017年9月,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开始全面建设,以钦州为枢纽,“渝桂新”“陇桂新”“蓉欧+东盟”等国际海铁联运班列和广西首趟中欧班列(钦州至波兰马拉舍维奇)陆续开通运营。
南向通道的打通带来巨大改变。“以进出重庆市的货物为例,通过南向通道与过去长江航运的江海联运通道相比,运距缩短了950公里,时间成本节约了12天以上。”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文远表示,“钦州已经成为广西沿海高铁网中心、西南国际出海大通道和‘一带一路’铁海联运枢纽港,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全国重要的对外窗口。”
通过南向通道建设,中国内陆腹地以此为枢纽走向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的海上大通道初步形成。
中马钦州产业园门前,中国和马来西亚国旗迎风飘扬,在全国2万多家工业园中显得与众不同。
“五六年前,这里还是荒山野岭。在国家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目前园区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钦州市委副书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高朴说。
钦州市委书记王革冰表示:“过去的几十年,钦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面向未来,钦州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海陆枢纽城市,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报记者 赵斌艺 王远方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