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经国务院同意,由生态环境部与农业农村部共同制定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发布实施。《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饮用水安全有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治理,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等一系列目标。
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防治,《计划》涉及的基本都是农村生态问题的难点。即便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像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一直都比较困难。对观念相对传统落后的农村来说,实现彻底的移风易俗,难度无疑要大很多。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生态破坏的种种症状,不可简单地归咎于素质问题。像很多农村地区水体、空气严重污染,主要破坏源并非农民,而是那些乡镇企业或者工业企业,污染处理设备不达标。另外像典型的农业化肥污染,何尝不意味着农药化肥的环保标准低下?治理层面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职能部门的环评把关严格起来。
从城市进化的历史来看,农村环保观念落后,更多还是投入不足的结果。没有像城市一样的污水处理系统,农民家庭当然不可能装上现代化的排污管道;没有集中化的垃圾收运处理站,四处倾倒垃圾的习惯自然难改。基础设施落后的前提下,要求他们像城里人一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生活成本和经济成本将急剧上升。
当然,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资金是难题。对农村来说,由于人口分散,加大公共投入,面临着很现实的使用效率问题。其次,此次出台的《计划》,距离2020年的目标时间,只有两年左右。考虑到农民对农村生活方式的依赖性,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实现环保观念变革,达成治理目标难度依旧不小。越是这样,越应该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的效益。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移风易俗,扎实推进,切忌为了政绩而搞面子工程。
强调农村生态破坏并非一个素质论命题,也是为了提醒,它是农民、农村公共服务欠账的体现。在推销生态环保观念时,要重视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规律以及路径依赖,既做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也防止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急剧提升,要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的整体改善。
(作者:熊志,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