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本书,留下痕迹的永远是翻过的那几页。国学大师黄侃的“杀书头”之说依然会发生在当今许多人身上——读书往往只有开篇,没有终卷。来自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年出版图书近50万种。成为出版发行大国的同时,我们的图书出版发行业对阅读新业态的探索和打造也从未停止。当数字化阅读、科技创新纷至沓来,回归传统的纸质阅读需要跨越怎样的千山万水?而这样的转换,又会对我们自身、社会产生怎样不易察觉的影响?
1.技术改变阅读 “用耳朵阅读”
看书,听书,讲书,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方笑一都经历了。
“短时间内有五十多万的点击量我自己也没想到。”方笑一诧异。作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人,他在喜马拉雅录制了音频《人间烟火·方笑一品锦绣诗词》。
听书热潮可见一斑。“用耳朵阅读”“5分钟听完一本书”大抵是现代人读书形象的描述。荔枝、喜马拉雅、中读、学部……不少人的手机中会同时下载各种各样的听书APP,走在路上听,干着家务活听——有时间就听。
阅读被重新定义,不仅是看纸质读物,还有电子读物,更有有声阅读物。最新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2018年4月,喜马拉雅FM副总裁姜峰给出一组数字:喜马拉雅FM共有激活用户4.5亿人,主播超过500万名,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为128分钟。
的确,现代技术使得“阅读”唾手可得,技术促进了阅读材料的迅速流传和复制,满足着人们不同的阅读需求。“有时候我就会想听《罗辑思维》的60秒,也会想听知乎上的比较专业的书,有时候也会非常想听单田芳说书。”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杨建秋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这些,技术都能满足。“现在就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有快速获得知识的能力,电子阅读、听书的兴起正适应了这一点。”
但在一些人看来,听不能完全代替读。“对难度较高的书籍,或者经典性的作品,还是要阅读。”方笑一表示,“我自己也听书。听书固然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但也容易分散注意力,许多人购买了音频课程听了几次就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还是需要深度阅读,否则就会像浮萍一样,被各种东西牵着走,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侯旭东表示。他要求学生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写读书摘要,做读书报告,比较不同论著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写研究综述等。但现实是,“他们还是读得不充分,现在分散精力的因素太多,手机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侯旭东说,“本科生可能只有个别同学做得比较好,研究生会好一些,这主要靠个人自我管理。”
80.43分钟,27.02分钟,20.38分钟,这三个数字是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的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接触手机时间、阅读微信时间、阅读传统纸质媒介时间。轻阅读,碎片化阅读,电子化阅读已是当代大多数人的阅读常态,而伴随着这种阅读的是庞杂,零碎,无系统,无条理。对他们而言,坐下来,可以翻起一本厚书,看上几十页。但如果要问什么时间可以把书读完?那大多是个未知数。
2.“长时间没有安静阅读,内心的焦躁就会增加”
“我觉得不管是听书,还是后来用kindle,用平板看书,体验最好的还是最传统的纸质阅读。”在经历各种阅读媒介的试用后,大学生李雨桐深有感触。
其实,有相当多的人留恋这种感觉。“我想,人生最惬意的事,就是在春暖花开或秋日绚烂的窗前,放下一切俗事,在温暖阳光照射下安静读书。”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姜萌的感慨。
“长时间没有安静阅读,或长时间没有夜读,内心的焦躁就会增加。”姜萌说,“现代技术的发展提升了阅读的便捷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无论技术怎样发展,都不能否认阅读的关键在主体主动的‘阅’,而不是客体的‘技术’。东西方的上古时代,读到书是非常困难的事,但都涌现了很多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这说明读书条件和读书效果,并不是画等号的。”
作为一名研究者,书籍之于姜萌,既是人类心灵的超时空桥梁,也是滋润个体心灵的持续养分。“通过书籍,既能和前贤往哲对话,和后人交流,也能让自己保持思考与灵动。保持阅读,既是作为个体的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的职业的一个必需。”
但对常人而言,这种需求并不是那么急迫。技术所造就的阅读内容的丰富并不等于阅读行为本身的丰富,国学大师黄侃的“杀书头”之说依然会发生在许多人身上——读书往往只读开篇,不肯终卷,善始善终大抵只是美好的理想。
每每到国外访问,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教师樊阳都会对地铁、公交车上人们读书的场景感慨万千。在布鲁塞尔、巴黎、东京的繁华地段,也不难发现书店的身影,尽管书籍价格不菲,每次他都被人们或坐或立痴迷读书的情景所感染。“这是一种完全的自觉,一种生活的习惯。而这又必然是他们在孩童时,家庭、学校所形成的氛围不断熏陶的结果。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阅读融入我们的生活,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樊阳表示。
作为老师,侯旭东也有同样的期望。他对学生阅读提出的建议是,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手机阅读之外还是要阅读一些经典,不能蜻蜓点水、漫无目的地阅读,要有条理地开展,对某个领域要有系统性的了解,提升鉴别力和阅读的深度,这样就能为今后大量阅读打下基础,形成自己对材料的分辨力,知道每一种具体说法背后的立场,更好地把握自己,不会在知识的“泡沫”中被淹没。
“这和我们的出版也有关系。”侯旭东介绍,在日本,很多名著被编成小的文库本,小开本,不太厚,很多上班族会带在身上在地铁上看,日本人阅读纸质书的习惯就这样被保持着。
3.“阅读书籍,仍然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
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腹中没有诗书呢?
“从人类历史来说,人民大众普遍缺少阅读的习惯,就可能导致犬儒主义盛行、利己主义盛行、消费主义盛行、功利主义盛行。”姜萌表示,“对一个高素养的人来说,读书往往读的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字,而是这一行行汉字背后的信息。当读书越读越兴奋,越读大脑越活跃,各种问题不断蹦跳,并忍不住在书上批注时,就说明真的读进去了,真的和作者产生了心理共鸣,或者受到作者的启发。在这种深层次阅读中,人类精神得以传承发展。”
现代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持续性的阅读,尤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逻辑体系完整清晰的整本书籍的阅读非常有利于提升信息处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阅读书籍,迄今为止仍然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方式。”在方笑一看来,阅读书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不断培养和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它使得人们能够从所读的文字中构想出一个世界。“从丰富人类心灵的角度说,阅读让我们能够体会另一种人生,或者是现实之外的许多种人生,这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吗?同时,它还可以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想象力,这不正是一个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吗?”
《周易》讲“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读书一方面能获取知识,同时也是理解他人、理解过去、理解古人的渠道,理解他们如何去创造他们自己的历史,能够换个角度看人类社会是如何一步步从过去走到今天的,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历史合力结果之间的关系,认识在历史中人的作用,进而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可以总结教训,减少一些曲折,让更多人享受人类发展的成果。”侯旭东对大量的历史阅读有着很深的感触。
读书是每个人自己的习惯,或生存的环境,或社会环境影响决定的。姜萌理解为:当社会越来越尊重知识,越来越尊重阅读,越来越尊重读书人,个人的阅读习惯也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原校长凌宗伟是名酷爱读书的教师。这些年,他总是不停地买书,最近买得更频繁,几乎天天会下单……“一是为了尽可能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不同专家对我所关注的问题的实践与论述;一是因为在关注某些问题时发现光关注这个点是不可能通透的,还需要借助其他理论与经验的观照才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大脑的重塑过程——舍弃固有的认知系统,重建全新的认知系统。”凌宗伟表示,认知的局限必然导致对许多领域的认知缺失,要弥补缺失,有效的途径自然是读书。读着,读着,就有可能派生出许多疑惑,于是又会去找书来读,如此往复。
书,是读不完的,大脑的重塑也是一个长期的进程。“读不完,尽量读下去就是。用进废退,提醒我们的是,坚持用下去。”凌宗伟说。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周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