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华《〈十月〉: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的缩影》(评论)
载《十月》2018年第5期
作者以批评家的理性和文学史的视野,对《十月》历史中的一些关键时间节点及重点作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阐释。虽然限于篇幅未能全部详述,但文章从另一个视角叙述了四十年的《十月》,它与1978年时,谢冕先生发表在《十月》的那篇《一份刊物和一个时代》互为映照。
李凤群《大野》(长篇小说)
载《人民文学》2018年第10期
卷首语中如是说道:《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以经济生活和精神自尊为底色讲出了故事的最初段落,而《大野》中,今宝和在桃这对精神姐妹则用能够包含个性、底层、生计、尊严还有亲情、愿望、自视、歉疚和担负等等,不以警句高论也不以朗诵抒情的原态,在南方,把这四十年的整个情状化在了作品里。
翟妍《长河长》(长篇小说)
载《江南》2018年第5期
霍林河孕育了榆村,霍林河也见证了榆村。小说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起笔,写了她一个世纪的岁月。这既是一个人摸爬滚打养儿育女含辛茹苦的一生,也是一个家族你争我夺互相扶持的百年,更是一个村庄风云变幻雾霾丛生的历史。其间既经历了战争、瘟疫、干旱、社会变迁,也经历了大时代背景下被急遽放大的个人和家族恩怨。小说写大事件又写小人物,到处充斥着幽暗与光亮的人性;小说写曾经也写现状,时间长河中弥漫着无限的悲凉和温情。人性之殇,命运之茫,有时光的混浊,更有岁月的光华。
鲁敏《球与枪》(短篇小说)
载《上海文学》2018年第10期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遇到与自己面目相似的陌生人,此人是警方通缉的抢劫案犯,两人数次相遇,互相诉说各自的生活。小说在不断的对话之中,写出人对自我身份的厌倦,对他人身份的好奇与羡慕。
徐向林《莲花落》(中篇小说)
载《解放军文艺》2018年第10期
小说围绕苏北里下河一带百余人的忠义救国军因叛徒告密被日军围歼,司令姚忠柱阵亡,且头颅被悬挂于炮楼这一事件,展开了对诸多人物的既本真又不无传奇性的描写。情节波诡云谲,跌宕起伏,故事好看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还原出了一个历史生活现场,以及诸多人物在事件中的自然状态,颠覆了英雄的既成与完美性,更加强调英雄的自然性与偶然性。
曹永《巨石》(中篇小说)
载《芙蓉》2018年第5期
80后作家曹永的作品一向以自觉的乡土意识、对人物复杂灵魂的刻画、严肃的创作态度而为评论界注意。这篇作品亦体现了他鲜明的创作风格。故事推进从容,人物面貌清晰,环境对人的挤压、推动、改变交代得一丝不苟,其叙事语言朴素沉稳,有效地深入了这个社会的复杂肌理。正如论者所言:《巨石》既脱离了灾难集锦式的所谓现实主义,也没有堕入作为借口的所谓现代技艺,而是用自己的写作表达了对写作这门手艺的尊重。
魏冶《归途》(中篇小说)
载《福建文学》2018年第10期
作者是一位89年的小说新人,但却已经探索小说写作多年,他的小说有一种粗粝的思考力,渴望在故事的边缘触摸苦闷生活中的暖意,这篇小说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