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如梦似幻的神话传说,一部感人肺腑的壮族史诗……10月29日晚,随着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花界人间》上演,广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文化艺术展览活动在京启幕。未来几天,展现壮族“歌仙”刘三姐、民族英雄冯子材、时代楷模黄大年、民族节日“三月三”等壮乡元素的文艺精品陆续亮相京城,集中展示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取得的成就。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中华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区,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谋划、融合推进。”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说。
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各族儿女相互依存、和睦共处,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古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北海合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安灵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霜降节”……世代生活于斯的人们,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接力传递文化火炬,让民族文化之花在八桂大地常开长开。
自治区成立初期,彩调剧和电影《刘三姐》曾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国家。经过一代代文化工作者的不断演绎,“刘三姐”成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壮剧《金花银花》,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民族音乐剧《白莲》,桂剧《七步吟》《大儒还乡》,舞剧《妈勒访天边》《碧海丝路》等一批富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桂风壮韵艺术精品,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广西风采。
住进吊脚楼体验民情,推车拉泥帮村民修路,捋起衣袖为寨子植树,架起简陋木桌挑灯创作……迈入新时代,广西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怀,推出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音乐剧《桂花雨》、舞剧《百鸟衣》、桂剧《赤子丹心》、儿童剧《月亮上的妈妈》、粤剧《风雨骑楼》、舞蹈诗《侗》等一批精品力作,“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香”等受到各界关注。
南宁市民歌湖畔的周末,总在欢歌笑语中度过。各种演唱会、戏曲、话剧和群众性节目,如约在这里相会。“这是一个真正的群众舞台,让群众演给群众看。”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魏永泉说。如今,周末到民歌湖感受“文化味”成了市民的一种时尚,市民张群芳说:“在湖光山色间,品味这座文明城市的文化色彩。”
文化不仅在城里,也走向乡间。在“唱响八桂中国梦·艺术精品到基层”“戏曲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惠民演出活动品牌引领下,广西各地因地制宜繁荣兴盛大众文化,南宁“民歌湖百姓大舞台”、柳州“鱼峰歌圩”、桂林“百姓大舞台”、梧州“粤剧节”等各具特色,常演常新,文化“造血”滋养基层,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将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常态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介绍说,全区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保障充分、统筹有力、充满活力”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文化服务延伸到城市社区及乡村大街小巷。
今年国庆期间,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乡六村“巾帼文艺队”队长莫印妮率队到周边村屯巡演,一曲《广西尼的呀》舞动乡间的欢乐,一支《五彩云朵洒壮乡》唱出农民心中的壮乡美。这样的乡村文艺活动,每天都在八桂壮乡侗寨展开。在“大苗山”融水,多耶节、斗马节、坡会、打同年、芦笙拉鼓节从年初排到年尾;在“百节之县”龙胜,每个民族、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节日,各族群众时常携手并肩载歌载舞。“党的好政策引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好日子就应该天天都放在歌里过。”龙胜马堤乡里市村村民杨八良说。
2014年起,广西各族人民拥有了共同法定假日——“壮族三月三”歌圩节。由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品牌,磁场效应凸显,每年参与人数逾千万人次。各民族民俗文化以“三月三”的名义走进你我、交流融合:打榔舞、铜钱舞、花山拳、登荡舞、竹竿舞等各美其美,竹编、剪纸、刺绣、糖画、绣球、陶艺等争奇斗艳……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广西重点扶持了以“壮族三月三”为代表的民族节庆产业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文化演艺产业品牌,以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乐业天坑等景点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钦州坭兴陶、靖西绣球、临桂三皮画、北海贝雕等传统工艺产业品牌,形成以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带动全区文化产业集群规模发展的态势。
广西民族文化不仅走向全国,还走向了世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戏剧周、“同唱友谊”中越歌曲演唱大赛、“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以及广西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译制的中国影视剧,在东盟国家“圈粉”无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扩大了“一带一路”朋友圈。
(本报南宁10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