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

    青岛即墨:满城温情好人来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吕栋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0日 07版)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天宫院社区居民葛述兰火了。从2009年开始,葛述兰坚持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义务为社区及周边村庄爱好书法的孩子们进行辅导,10年间累计辅导学生200多人,多名学生在全国和省市书法比赛中获奖,葛述兰义务教授书法的事迹被发到了朋友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纷纷点赞。

        葛述兰的凡人善举绝非个例。仅在最近一年间,即墨就接连涌现出了城西小学教师崔金华翻墙家访救出学生一家三口、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苗伟伟连续39个电话挽救了患者生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大夫宋军背着患者跑下3楼抢救等一大批好人的先进事迹。

        近两年,即墨区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好人月评”制度、多元传播途径、建立“好人有好报”奖励机制等,以好人为引领,大力培养社会文明风尚,使好人效应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月评制度让好人遍地开花

        金口镇南阡四里村支部书记万国韶,为了维护村庄稳定,专门成立了村庄调解委员会,调解村民间的矛盾,无论什么时候,哪里有矛盾,哪里就能见到他,因此还有了一个“多事儿书记”的称号;迟建波是三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近20年来,迟建波不仅个人献血量达到3万毫升,更是影响和号召身边上百人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团队已累计献血300万毫升,志愿服务工时达65000小时……

        “我们建立了‘身边的好人’月评制度,一年评选6期,双月评选单月推荐。同时开通了热线电话、微信、微博等推荐途径,提升群众推荐积极性。”即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宫传春介绍说,对事迹突出的个人或团队,区里还会向“青岛文明市民”“山东好人”“中国好人榜”等更高层级平台推荐。

        翻开即墨区文明办厚厚的好人簿,上面已记录着即墨区好人之星327人,其中7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或入选中国好人榜;35人被评为省道德模范或山东好人;90人获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等荣誉称号。通过月评制度,即墨区使公民道德建设系统化、常态化,让好人在即墨城乡遍地开花。

    多元传播让好人成为明星

        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即墨区利用多种渠道,将好人事迹传递到千家万户,根植于百姓心中。

        “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只能不停地回拨求救者的电话,直到找到求救者的那一刻,紧张的心情才舒缓了下来。”39个电话挽救患者生命的调度员苗伟伟在做客《德馨会客厅》时说的话,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自2011年以来,即墨区重点策划推出了道德访谈类品牌节目——《德馨会客厅》,通过播放人物短片、现场访谈、嘉宾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对每位“好人之星”的感人事迹进行挖掘宣传,在电视黄金时段进行循环播放,报纸、网络等媒体也对好人事迹进行同步报道推介。

        “我们从各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中选择了9名事迹感人、可学性强的道德模范组成了巡讲团,深入社区(村镇)、机关、学校、部队、企业开展巡讲活动。2016年以来全区已宣讲46场,受众1.2万余名。”宫传春说,围绕好人事迹,还创作编排了小品《一个红绸包》、柳腔剧《家风》、柳腔电影《牛》等10余部文艺作品,把凡人善举搬上舞台,深入社区、村庄、企业、学校演出200余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

        “俺村勇抓小偷的江吉团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村里人见了他都竖大拇指呢!”即墨区龙山街道东程戈庄村村民李永芬谈到江吉团时很自豪。如今,好人话题已逐渐取代了家长里短,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兴德向善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

    价值导向让好人得好报

        2016年,即墨区闫家庄村村民闫志东因勇救三名落水儿童,先后被授予2016年度“即墨区道德模范”“青岛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不幸的是2017年11月份闫志东的女儿被确诊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家庭负担骤然加重,即墨区文明办、区红十字会立即从“即墨好人基金”中拿出1万元送到了闫志东的手里。

        “我评上‘即墨好人’后,不仅拿到了证书,还领到了3000元奖金。之后逢年过节,区文明办的人员就会给我送来慰问金和一些粮、油等物品。”家庭困难的“即墨好人”宫小青对记者说,凡是有困难的“即墨好人”都能得到及时帮助。政府的这些举措温暖了好人的心,支持他们做善事。

        “崇尚好人好事,除了精神层面的呼唤,在实际利益上也应当向好人倾斜,因为这不只是对好人的肯定,更是对道德精神的弘扬。”宫传春说,注重对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才能让“好人机制”良性、常态化发展。据悉,即墨区成立的“即墨好人基金”,目前已经发放救助金95万余元,救助100多位生活困难的好人。

        “身边好人联谊会”,这是即墨区民间自发成立的青岛市第一个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主体的“好人团队”,目前已有成员300余人,还在不断增加中。在“好人群体”的带领下,即墨区已涌现出“无偿献血志愿者大队”“雷锋车队”“曙光公益”“滴水公益”等18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这些由工人、农民、个体经营户、出租车司机、民营企业家等组成的好人团队,将道德“正能量”传播到社会每一个角落。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吕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