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来】
今年的农民丰收节,贵州桐梓县等14个县的庆祝活动格外热闹。原来,9月26日经国家专项评估,这14个县正式脱贫摘帽。贫困县大幅减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这背后的支撑是贵州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贵州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的首要一场:抓住特色产业、调整种养结构、融合产业发展。今年秋后,全省农村一派繁荣景象,农民喜算丰收账。
强特色,种出“贵州味道”
“今年雨水多,方竹笋的产量高,我赚了有10万多。”采笋季刚过,贵州省桐梓县烫山村村民娄义勇跟记者算起了收入账:“承包这100多亩竹林,一共产干笋2000多斤,收购商上门按每斤80元收购,除去人工工资、开销,40多天的采笋时间,收入还不错。”
方竹笋被誉为“中国独有、笋中之王”,素有中国方竹笋之乡美誉的桐梓县,以前只把采笋当成副业,很多山坡地都用来种粮食,不仅附加值低,而且生态风险高。近年来,这个县抓住特色强产业,研发了野生方竹的人工栽培技术,方竹种植面积大幅提升,而以前的坡耕地都变成了翠绿的竹林。
“我们村每户都有方竹林,每到采笋时节,就到自己的林地采笋,今年,竹农人均收入7000元左右。”该县马鬃苗族乡坪庄村监委主任胡朝玉说:“方竹林遍及全村5个村民组,今年产笋量就达250吨,竹产业产值近百万元。”
突出山地农业特色,是贵州实施农业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以前只盯着粮食生产的农民通过政府引导、农技部门示范、专业户带动、合作社组织的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种出“贵州味道”。
调结构,苞谷不再“唱主角”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全省“万亩大坝”还不足20处,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土地收益低,是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也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贵州从群众习惯靠天吃饭的苞谷入手,下决心把玉米种植面积降下来,把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调上去,这一升一降,让老百姓获得了实惠。
“收到了养蜂第一桶金,我心里特别高兴,我们更有信心把全村蜜蜂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的腰包更鼓起来。”10月12日,黔西县花溪乡沙坝村养蜂能手王德权在养蜂基地里查看蜜蜂生长状况时喜笑颜开地说,“发展养蜂是短平快的好项目,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全村第500箱蜜蜂就产蜜赚钱了。”
王德权今年收获养蜂收入就达两万元,比起平时种玉米收入高了5倍,这让他对养蜂增收的致富好门路爱不释手。2017年底以来,花溪乡发展生态养蜂2000箱,带动32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
抓融合,利益串起产业链
“以前产量上不去,品质上不去,价格上不去,只有把果树砍掉,重新种上农作物。”修文种植户黄林对几年前的境况依旧记忆犹新,低产量低品质的猕猴桃卖不出好价钱,“果贱伤农”给种植户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家不得已砍树腾地另谋出路。在县农投公司带领下,整合全县400多户种植户,走全产业链发展的路子,实施了统一规划种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销售渠道、统一价格策略、统一品牌形象的“五统一”。
今年,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猕猴桃大数据还成为今年全国数博会上的一大亮点。围绕猕猴桃产业,修文建成了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5个休闲观光产业园、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等。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建立县、乡、村电商服务点138个,开设电商、微商店铺300余家,电商销售额10亿多元。
像修文县这样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例子在贵州正不断涌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农业产业升级正在为黔中大地带来丰收的未来。
(本报记者 吕慎)